治阴阳不升降,上热下冷,头目眩晕,病至危笃,或服暖药,僭上愈甚者,当服此药。

硫黄(二两,椎如皂荚子大,候铅成汁入硫黄在内,勿令焰起,候硫黄化倾出于九重纸,纳入一地坑以碗盖火出) 川楝子 黑铅(不夹锡者,先熔成汁。各二两) 阳起石 木香沉香 青皮(炒,各半两) 肉豆蔻(一两) 茴香(炒) 官桂(去皮不见火) 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炒) 破故纸(炒,各一两) 乌药(去木锉,一分)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一百丸,浓煎人参茯苓姜枣汤吞下,食前服。

降心丹

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 浊不清。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益丹田,秘精气。

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各三两) 茯 苓(去 不见火) 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吞下。

既济汤

治瘴病热大.烦渴饮水无度.

大附子(三钱) 人参(三钱) 甘草(一钱) 淡竹叶(二十片) 半夏(一钱) 粳米(二钱) 麦门冬(二钱去心)

上水煎服.

瘴病烦渴.饮水无度者.华盖焦熬之极也.故用人参以补肺生津.甘草之甘.以缓火.麦冬竹叶之寒.以润肺清肺.佐以半夏不令痰滞.粳米乃肺经之谷.用以养肺.若附子之用.妙在于引火下行.不令华盖焦熬也.

金液丹

治小儿三五岁患无辜,泻痢,亦可服。

硫黄一名石葶脂,一名金液,取三五两至十两,并 ,得舶上黄为第一,余黄并使得,但无夹杂为上,碎碾入罐子内,可及八九分,无妨。

上件药,取 药罐子一个,盛药在内,下盖子了,采狗蹄草一大握(本名石龙芮) 木鉴草一大握(稻田中生,一茎四花,如田字,亦名水田草,独茎生)将二草入铁臼内,烂捣,更入掬黄土同杵,匀如泥(若无上件二草,且只使益母草代之,亦可)便将裹药罐子底下,并周匝可浓五六分,只至口缝不裹,然后置于平地上,四面簇炭五六斤,上面安熟火一斤以来,烧之,直候火烧,药罐子九分来通赤,专看口缝处,有碧焰子起,便急手拨炭火,急将柴灰三斗,都盖勿令气焰出,直候冷,拨灰取出,刮去泥土(以上是 一度该也,度度依此之)第二度,依前法,杵药草裹固, 之如前法, 五度,若火候得所, 出如熟鸡子香,即是候也,若急要服,只 两度,亦可服之( 度数多者为妙) 度数足,便于净地上埋炉子一宿(出火毒,凡逐度 了,刮去下面砂石,尤妙)又取出炉子,于铫子着水,煮一二十沸,然后敲破炉子,取药杵烂,更入乳钵内点,煎水研烂如泥,并无粗者,却研令干,每一两药,用蒸饼一两以来,浸握出水了,入药内和合,更于茶臼内杵令匀,如面,可丸如梧桐子大,日晒干,孩子留末子研细,以米饮调,以盂子灌之,夜啼心惊,奶伤有痰涎者,并速研药一分以来,令服之,日二服,自然便放逐,下积物,多多与服,并无忌,若三五岁,患无辜泻痢,并服得。

灵砂丹

治众疾,及小儿 风。

朱砂(半两) 大附子(炮) 青皮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巴豆(以水五升,慢火煮三十沸,春冬用一百个,秋夏用五十枚上先将巴豆,以水五升煮令油出,水尽为度,细研。与众药末和,以粳米饭和为丸如豌豆大。小儿 风,桃柳枝一握,煎下。小儿肚胀,石榴汤下。小儿及患人,相度虚实加减服。一方用面姜一两,炮。

六味地黄汤

治遗精,并治一切溃烂,不能敛口者,立效。

熟地 山萸 山药 泽泻 丹皮 云苓

煎服。如治遗精,删去泽泻,加入龙骨、线鱼胶二味

清水莲子饮

治上盛下虚,心火炎上,口苦咽燥,微热,小便赤涩,或欲成淋,并主之

石莲肉 赤茯苓 人参 黄 甘草 麦冬 地骨皮 黄芩 车前子 地肤子(倍加)

上空心,水煎服。

一方 下焦无血,小便涩数而黄。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并二神散,即海

上为末。每服二钱五分,多用灯草、木通、麦冬煎,入蜜少许,空心调服效。

一方 治老人气虚而淋者,及溺有余沥,并治之。

人参 白术 木通 栀子

各等,空心,水煎服。

一方 治妇人诸淋。用牛膝二两,水五碗,煎至一碗,去渣,入麝香、沉香各少许调服。

小便内下沙石,剥剥有声,甚效。

苏子降气汤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

苏子(一钱五分) 浓朴 陈皮 半夏 官桂 前胡(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一钟半,姜三片煎。

养正丹

治虚风头眩,吐涎不已。盖此药升降阴阳,补接真气,非止头旋而已。

黑铅 水银 硫黄(研) 朱砂(各一两,研)

上用建盏一只,火上熔铅成汁,次下水银,用柳杖子打停,取下歇少时,入二味打停。

候冷取下,研为粉,以糯米软饭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枣汤吞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真方降气汤

俞山人真方降气汤,治虚阳上攻,气滞不快,上盛下虚,膈壅痰实,咽干不利,咳嗽中满,喘急气粗,脐腹膨胀,满闷虚烦,微渴引饮,头目昏眩,腰痛脚弱,四肢倦怠。此药专治香港脚上攻,中满喘急,下丸虚冷,服补药不瘥者,饮之立效。真紫苏子(须自种真者、叶上下通紫色,叶心如花者,自九月收子用水淘去浮者,焙干,秤) 半夏(真齐州者,用沸汤洗七遍,切片,焙干,以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各五两) 前胡(泔浸,焙干秤) 甘草(炙)川当归(去芦头并土) 浓朴(去粗皮,姜汁浸炙,各二两) 肉桂(去粗皮) 陈皮(去白,各三两) 虚冷人加肉桂(一两) 又加绵黄 (二两)

上八味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个,同煎,取八分盏清汁,食后胸膈故方本出《千金翼》,名紫苏子汤。昔湘东王患香港脚,十年困笃,一日得此方遂安。然最要真紫苏子,须人家自种者,若店中所卖,皆野苏子,不可用,张文潜云。

资寿小金丹

补益真元。治诸虚不足,上盛下虚,喘急泄泻,手足厥逆,小腹结痛,翻胃呕吐,食不腐化,白浊梦遗,便多盗汗,恍惚虚惊,耳鸣目眩,久痢赤白,肠风痔漏;妇人诸疾,经候不匀,带下崩中,子宫虚冷,久无胎孕。此丹温平不僭,常服镇养心气,滋补精神,轻身延年,活血驻颜。

代赭石(一斤) 禹粮石(四两) 石中黄(二两) 赤石脂(五两一分)

上四味各研为细末,再称数足,同入罗三、两遍,再匀研细腻,旋旋抄二、三匙,入盏中,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急手丸毕,再丸入盘,以光实无皱裂为度。赤石脂性硬,故须旋旋丸围聚木炭,以多为佳,自顶放熟火,令慢慢烧,下不得用扇,直至火与药通红,自冷方取出。

入峡州教授王执中刊一书,名《既效方》云∶金丹治疗极多,治疟尤神效。其方代赭石一斤,余粮石减半,赤石脂、石中黄各四两,同研,滴水丸如梧桐子大。三斤炭 尽为度,每服三、五粒,空心冷盐水下。

又有小金丹,亦治疟,代赭八两,火 醋淬七次,禹余粮六两,火 醋淬七次,赤石脂四两研,石中黄二两研,上滴水丸如梧桐子大,阴干三、四日,于银器中滚,令光滑,用瓷罐每服三、五粒,空心温米汤送下。治状与此方略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