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我们把脾胃成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源。与之相对,我们把肾脏称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命门之所,其是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生存的根本,亦是人体维持正常水液代谢、生化精气血、呼吸运动、造血的根本保障。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掌握着身体这个“国家”的命脉运行,所以如题所说,养肾就如同养命。春天,养肝护肝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养肾呢?下面本公子就告诉你三个医生都不愿意透露的强肾秘方!

最简单的养肾方式:喝水

说到喝水养肾,很多人应该都会感到意外,因为我们不一直在喝水吗?其实不然,这里的“喝水”也是有讲究的,即喝水的时间是很重要的。写反馈打开搜狐新闻,体验更流畅

一般来说,申时、酉时喝水最利于养肾,申时,膀胱当令,此时人体排泄能力最强,大量水液外排。到达酉时,肾经当令,此时最宜补肾阳,又因与申时交替此时应适量补充水分(400ml左右为宜),以排除肾脏内的毒素。所以本公子在下午5点的时候一定会喝一杯清水。

申时

申时,又称为日哺、夕时,即下午15:00-17:00,此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最旺,这时人体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新陈代谢,同时也是人体代谢、排泄的高峰,所谓流水不腐,此时喝水可促进膀胱“吐旧纳新”,有助于清洁膀胱,就如同给其“洗澡”,可有效预防膀胱这个“下水道”堵塞、生锈。

酉时

酉时,又称为日入、日落、日沉、傍晚,即下午17:00-19:00,此时气血流注肾经,肾经最旺,所谓秋收冬藏,肾通四季之冬,此时机体要贮藏精气血,是调养肾经的最佳时刻,所以这个时候应适量休息,以养肾阳,同时酉时也是补肾阳的最好时机。此时喝水,与申时排泄相联系,所谓有排有收,有进有退,排收正常,进出有序,顺畅通达,从而更利于洗肾清膀胱。

《素问•逆调论》曰:“肾为水脏,主津液”;《灵枢·本输》中提到:“肾合膀胱”,故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其中肾为人体水脏,被称为调水之官,膀胱为人体储水之器,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主持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所以,申时膀胱排泄,酉时肾脏藏精,此段时间应适量喝水,有排有收,有进有出,如同给肾脏“洗澡”,并以此排除肾脏内的毒素,保持肾脏的清洁。

最强大的养肾方式:“咬牙踮脚”、“兜肾囊”

以上两种方法均用于男性强肾固精。所谓“咬牙踮脚”,是指男子如厕时要咬牙踮脚,可益肾强精,对于改善性功能效果突出,其法类似于“提肛法”(提肛法又称"缩肛法",是配合呼吸作缩提肛门动作的一种锻炼方法)。根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陈建国教授解释:从经络角度看,踮脚尖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这组经络分布在大腿内侧,上侧为足太阴脾经,中间为足厥阴肝经,后方为足少阴肾经。肝肾脾都主升,三个脏腑都有激发中气的作用,从而达到补肾固本、强精的效果。古人亦说过,如厕时要聚精会神,以防止肾气泄露,这跟“咬牙踮脚法”的道理如出一辙。

关于兜肾囊,也叫铁裆功,亦是古代男子强肾固精之秘方,尤适35岁以上的男子。北宋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中写道:"人生若要常无事,两颗梨须手自煨,"下半句便为兜肾囊之精髓,所以陆游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忧患仍高寿身健。关于兜肾囊具体内容本文不做论述。

最直接的养肾方式:推揉肾经

中医常说:肾经是宝藏,脚下有金矿。酉时推揉肾经也是强肾补精的好方式。关于推揉肾经的具体口诀为:腹部肾经要常推,脚上肾经有宝贝,涌泉照海和太溪,生命之水“肾”上来。

足少阴肾经即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中: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少阴肾经途经27穴,左右合54穴,以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为例,睡前用热水洗脚,浸热涌泉,可促进气血通畅、消除疲劳。其后搓揉涌泉,能温补肾经,益精填髓,防治腰酸腿软,下肢浮肿、降血压、养肝,明目,治失眠等。

编后语:

小编桌上有2个杯子,每次打水打2杯,然后就狂喝水,每天补充水份是必须的,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买一些泡腾片或者红枣枸杞泡水,做一个精致的养生朋友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