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默寡言的人,一旦坠入情网,常常一往情深,一发不可收拾,在摩登的城市里,只有楼房,没有青山,沈从文不能像在湘西老家那样靠对山歌赢得佳人欢心,所以他坚持用情书抒发爱意,不管有没有结果,只凭着乡下人的那股韧劲走下去,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会等。沈从文性格耽于幻想而忽略实际,他希望妻子能够无微不至体会自己细腻多变的感觉,不过任何一对夫妻,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任性处、粗疏处会日益明显,二人也有过很多曲折,但他们的婚姻却在琐碎的生活和战火的硝烟中变得更加牢固,爱情沉淀为亲情,虽然少了一份激越,却多了一份踏实,这是多少人向往的。

看沈从文的情书,请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说起最会写情书的人,沈从文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当年追求张兆和,靠的就是三年多的情书轰炸,被排为“癞蛤蟆十三号”的他成功抱得美人归。

如果说他最受欢迎的小说是《边城》,那最令人喜欢的散文当属《湘行散记》了。和张兆和新婚后四个月,沈从文湘西老家的母亲病危,他离开张兆和回乡省亲,临行前和张兆和约好,每天必写一两个信,把路上的一切见闻巨细不遗地全记下来。

云澹澹、水悠悠,一路上的几十封情深款款、优美平实的信件,后经整理结集形成了《湘行散记》。

他的笔下没有杀伐决断,没有批判宏论,而是湘西的水、硕大的鱼、摇晃的渡船、悠然的山歌、灵性的少女…..行笔如画间诉说着平淡无奇却优美安静的故事。

看沈从文的情书,请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一如他写的那些美好情书,像一首首空灵秀美如涓涓细流的歌,清新自然,让我们在这个功利、浮夸、烦躁的社会里能够饮上一口清泉解渴,去发掘人性的爱和美。

他说“美丽总是愁人的,总不免有时会叫人伤心”。所以他时常忧郁、惆怅,却一生挚爱着那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相信至纯爱情的存在。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道:“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沈从文的褪色素笺,诉尽万缕情思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对爱情的执着、笃信,才成就了他和张兆和五十五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爱情,以下,摘取几处,一起感受下沈从文笔尖流淌下来的爱情。

看沈从文的情书,请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什么能在我生命中如一条虹、一粒星子,记忆中永远忘不了,世界上应当有那么一个人”。

1928年,沈从文在中国公学任教的第一天的第一堂课,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头,他紧张了十分钟没说出话来,后来又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把原本预备的一个小时的授课内容讲完了,这节课很尴尬,但其中一位慕名而来的美丽少女进入了他的眼帘,一生的姻缘也翩然而至,这个女孩叫张兆和。

看沈从文的情书,请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多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沉默寡言的人,一旦坠入情网,常常一往情深,一发不可收拾,在摩登的城市里,只有楼房,没有青山,沈从文不能像在湘西老家那样靠对山歌赢得佳人欢心,所以他坚持用情书抒发爱意,不管有没有结果,只凭着乡下人的那股韧劲走下去,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会等。

看沈从文的情书,请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一种温柔的幻影,则已成为实际生活”。

1933年农历七月末,古都秋高气爽,天空高远湛蓝,北平中央公园水榭里,名动天下的沈从文和名门闺秀张兆和结婚,后来张兆和忆起往事,含笑说道:“去年这个时候,你还在写信,谁料到今天我们会在一起”。从文回答道:“因为那些信已经快写完了,所以老天就放你和我来一起做事了”。随着张兆和的到来,沈从文并没有停下写信,一封封滚烫热烈的情书仍在继续。

看沈从文的情书,请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日子如长流水逝去,带走了这世界的一切,却不曾带走爱情的幻影、童年的梦,和可爱人的笑和颦”。

沈从文性格耽于幻想而忽略实际,他希望妻子能够无微不至体会自己细腻多变的感觉,不过任何一对夫妻,在川流不息的日子里,任性处、粗疏处会日益明显,二人也有过很多曲折,但他们的婚姻却在琐碎的生活和战火的硝烟中变得更加牢固,爱情沉淀为亲情,虽然少了一份激越,却多了一份踏实,这是多少人向往的。

几翻离合成迟暮,酒意诗情与妻共,一如沈从文所说:“我是个云雀,经常向碧空飞得很高很远,到一定程度,终于还是向下坠,归还旧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