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棠一家》:辞气浮躁,笔无藏锋 | 曾于里

一部伟大的小说,或许与批判有关,但有强烈批判意图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一部伟大的小说,或许有强烈的道德感,但有道德感的小说不等同于好小说。

知名作家马原的长篇小说新作《黄棠一家》于近期出版。与马原“复出”之后接连几部小说的“待遇”类似,口碑尔尔,应者寥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原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式的作家,彼时马原的“叙事圈套”令评论家和读者津津乐道,其每一部新作都会引发轰动效应。1991年,马原发表一部中篇小说后便在小说界消失了,他撂下的一句“小说已死”广为流传。直到2012年,暌违小说创作20余年后,他又写出长篇小说《牛鬼蛇神》,成为当年一个重大文学事件。遗憾的是,《牛鬼蛇神》“雷声大雨点小”,毁誉参半。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马原又迅速推出了《纠缠》《逃离》《黄棠一家》等长篇作品。马原开始步入现实主义阵地,但这些作品的整体水准令人失望。

《黄棠一家》原名《荒唐》。马原说,书名来源于最初其“现实主义三部曲”系列的构想(分别叫《纠缠》《荒唐》《搞笑》),几番商量后改为《黄棠一家》。与《纠缠》相似,马原将视角置于一个家庭内部,由家庭发生的种种变故和内心起伏,折射时代与社会的变迁。马原的意图很明显,也诚如小说原题名所隐喻的,欲借助黄棠一家的荒唐经历,指涉当下社会的某些荒唐存在。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原的现实主义关切。的确,当下中国正处于转型期,这样一个伟大和复杂的时代,亟需伟大的作品进行“书记员”般的记录和书写,因此,近些年来文学圈出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高产现象。马原、格非、余华等作家纷纷从先锋小说创作返归现实主义阵地。

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创作中最重要的创作支流。无论是余华的《第七天》、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还是马原的现实主义三部曲,它们是同属于一个系列的,即“正面强攻我们的时代”,对时代的种种问题展开批判和反思。《黄棠一家》仿佛是低配版的《第七天》,其采取的策略是种种社会问题的排列组合,可为何《黄棠一家》给人某种不堪卒读之感?

这是一个亟需被反复强调的常识:一部伟大的小说,或许与批判有关,但有强烈批判意图的小说不一定是好小说;一部伟大的小说,或许有强烈的道德感,但有道德感的小说不等同于好小说。小说的价值,根本上是由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创造力决定的,伟大小说的批判意图和道德感并不是像新闻时评那样直白赤裸,它会被包裹在有意味的故事和形式中,润物无声、入心入耳地传递给读者。所以亨利·詹姆斯这样说:“提供意见,甚至改正意见——无论什么时候被要求——都会使小说家和诗人的看家本领变得廉价,他们的看家本领是省思,是感受复杂性。”

可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学和写作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小说的批判意图和作家的道德姿态,成为评价和衡量小说的首要标准。一部小说有批判意图,它就被赞赏为“有勇气、有魄力”,一个作家如果敢于挑战,他的写作就被赋予某种悲情色彩,动不动则被贴上“伟大”标签。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下,小说本身的潜能并未得到挖掘,比如她的轻与重、丰富与单纯、自由与束缚。

《黄棠一家》是深陷这一误区的典型写作。整部小说就像是在照抄新闻事件,没有多少想象力和洞察力;小说所要反映的种种问题,根本就没有超越一般的新闻时评,甚至新闻时评写得比它还有批评力度和深度;小说中也没有什么立得住的人物,他们更像是主题先行下的产物,围绕人物发生的故事,不过是为了填充小说家事先想好的主题。

细腻不是马原所擅长的,他的写作总带着粗犷或“粗心”,这些缺点在先锋写作的“叙事圈套”里还可以得到掩盖,甚至成为一种优势,可一旦出现在现实主义风格的写作中,它便醒目而刺眼。《黄棠一家》有着马原现实主义写作一贯的毛病:有情节、无细节。细节是小说“说服力”的重要来源,一部小说要让读者相信,就要求它写得精确,合乎常识和逻辑,可以让读者有一种感同身受。马原的写作有点像“侃大山”,滔滔不绝,大开大阖,传奇色彩也很浓厚,可细细一想,故事经不起琢磨和推敲,也无法抵达读者内心深处。这让人想起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晚清谴责小说的评说:“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躁,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

小说唯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结尾,它这样写道:“他叫马原,他是个小说家。他也就是我。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顽童一般的马原又玩起了叙事游戏,让这个粗糙的小说有了一个精巧轻灵的结尾,也让人恍然忆起八十年代马原小说中那个孙猴子一般狡猾聪明的叙事者。

(刊于2018年4月26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评论版,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这是“朝花时文”第1548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