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喜欢分享是蒙特梭利班级孩子的显著特点。我们分享书籍、分享美食、分享快乐、分享自己做的小点心,在分享中,分享者与接受分享者感受着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现如今,大家的物质条件都好了,多数家庭又是独子,孩子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厚,可以说是啥都不缺,孩子想要一样东西,家长基本都会满足,因为小小的TA不仅有爸爸妈妈的疼爱,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等万千宠爱。可是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怎样呢?经常有家长向老师咨询,自己家孩子特别小气,不肯把玩具给别人玩,恨不得全部藏起来。一方面家长觉得很没面子,同时又担心孩子将来与人相处能力。

家庭中帮助孩子养成分享习惯的几个小方法

1. 让孩子与家人之间养成分享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孩子满足,容易让孩子养成只考虑自己、“吃独食”的习惯。平时有好的物品引导孩子和家人一起分享,这样孩子也很容易和其他人一起分享。

2. 父母对孩子言而有信,帮助孩子树立对他人的信任感

还可以引导孩子共同合作玩玩具,比如可以合作扔球和接球,自行车可以一人骑一人坐在后面等。

孩子不愿分享,有时是担心给了其他人就要不回来,或者是担心把玩具弄坏了,因此培养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很重要。平时答应孩子的事情尽量做到,做不到就提前跟孩子说,当孩子觉得父母值得信任时,对他人也会多些信任。

3. 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会涉及很多物品的交换和快乐的分享,孩子也会觉得分享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学龄前的孩子,保护自己的玩具不愿给别人玩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因此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平时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不同意的话不要勉强,还可以引导孩子交换玩具或者一起玩,再加上孩子之间慢慢的熟悉,可能会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两人玩具已经不分彼此了。

如果家长碍于面子,要求孩子把玩具给别人玩,孩子不听的话强行拿走分享给别的孩子。逐渐家长会发现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护的更紧了,对别的小朋友好像也有了敌意。如果没有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孩子会产生对自己玩具无法控制的恐惧感,更不愿意让别的小朋友碰了,离家长的期望南辕北辙。

4、交换和合作,帮助孩子感受分享的乐趣

如果孩子的意见是不同意分享,还有一个中间方法,就是交换玩具。可以引导其他孩子用玩具和自己的孩子交换,这样双方都能玩到新鲜的玩具。不过交换也需要双方都同意才行,一方不同意的话就不能勉强。

去别人家玩的话,带几个小玩具是个好方法。万一小主人不肯的话,就可以交换玩具。分享从交换开始,孩子就容易接受很多了。因为孩子在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的同时,也拿到了别人的东西,这样孩子的心理会平衡一些。通过与人交换,建立起分享的安全感和快乐体验,这样孩子就慢慢地愿意主动分享了。

除了交换之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共同合作玩玩具,比如可以合作扔球和接球,自行车可以一人骑一人坐在后面等。

5、自然结果法帮助孩子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不同意交换玩具,父母也不用勉强,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孩子不同意跟其他人分享,过段时间希望玩别人玩具的时候别人很可能也不会分享给他。当孩子遭到别人的拒绝时,就会明白他当初不愿分享给别人的感受。孩子的人际交往,还得他们自己去体验与解决。相信孩子经过切身的体会之后,会慢慢悟出分享交友的道理:

爱分享的宝贝,在分享中感受快乐,不断建立自豪感。在分享中越来越自信,收获伙伴们的喜爱。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宝贝养成爱分享的好习惯。因为,懂得分享的宝贝运气不会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