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一直认为心情决定了你的喜怒哀乐,是否可曾想到:细菌和寄生虫也会改变你的性格,引发你的喜怒哀乐?

难以控制情绪,引起你喜怒哀乐的有可能是细菌!

我们=10%人+90%细菌

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菌的乐园。一个成年人体内的细菌总重量大约有1.5公斤。一般认为,这些细菌的总个数至少是人体总细胞数的10倍。在小肠里还算地广“菌”稀,每毫升只有一千个左右;到了大肠,就发生了“菌数爆炸”,一毫升内细菌达到了上千亿。可以这么说,细菌的数量占到了人体所有活细胞(既包括组成人体本身的所有活细胞,也包括生活在人体中的所有微生物)的90%——我们只有10%是“人”,其余部分都由“微生物”构成。

这些细菌绝大多数能与人类和平共处。许多种类的细菌都能发现于人体皮肤上,特别与汗腺和毛囊相关的部位。它们通常不会引起任何问题,除了有些可能会导致粉刺。比如能引起我们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一直生活在我们的皮肤上,却不一定对我们有任何影响;大肠杆菌也一直在我们的肠道里活泼地上下游动,也不一定会致病。细菌一般穿透了皮肤才会引起疾病,例如通过伤口。那些不安分的、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细菌,才被称为“致病细菌”。还有一些会代谢生成小分子有机酸、多肽以及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抑制“致病细菌”泛滥的细菌,人类甚至授予它们光荣称号———“益生菌”。

科学家甚至说,这些细菌生活在我们体内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它们,我们就活不了多久”。这些细菌和人类绝大多数都是共生关系。

肠道细菌与情绪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研究显示,肠道细菌与情绪之间也存在关联。研究人员招募40名女性,根据她们肠道菌群的组成把她们分为两组。40名研究对象中,33人的多形杆状菌含量较高,其大脑额叶皮质和脑岛中含有较多致密灰质,海马体中含有较多的大脑物质。这些区域与复杂信息和记忆处理有关;另外7人的普氏菌含量较高,其大脑额叶皮质和脑岛中致密灰质含量相对较少,而大脑中与情绪、感觉和注意过程相关区域之间的“连接点”较多。

研究人员向她们展示人物、物体或活动的图片,观察她们的情绪反应并检测她们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当展示的图片为“负面”时,比起“多形杆状菌组”,“普氏菌组”表现出更多焦虑和悲痛情绪。

细菌与喜怒哀乐

先前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自闭症、帕金森氏症等之间存在关联。细菌和寄生虫也会改变人的性格,引发人的喜怒哀乐。英国《每日邮报》载文指出,细菌会影响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平衡,从而导致人们行为的改变。

  • 让人活泼的寄生虫

弓形虫是猫粪便中的一种寄生虫,大多数情况下对人体无害。它会使多巴胺和谷氨酸酯分泌水平增加,从而引起人们情绪和社会交往功能的改变。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科学家发现:男性被这种寄生虫感染后,智商会降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缩短,敢于打破常规和冒险。女性被感染后,性格更加开朗、友好。

  • 让人聪明的细菌

研究者发现母牛分枝杆菌在破坏前列腺癌细胞的同时,还能让病人感到高兴和快乐,其中的机理在于这种细菌能刺激大脑,产生让人感到愉悦的血清素。另有研究显示,它能提高学习能力。

  • 让人伤心的细菌

微生物学家让一小群人接触了少量的大肠杆菌之后,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这些人不希望承担风险,而且产生了厌倦与人交往的情绪。通过脑扫描后发现,他们大脑中喜爱冒险的部位活动发生了明显改变,进而产生厌倦和伤心情绪。

特殊细菌治疗抑郁症

最近又有报道称,有科学家在智利北复活岛上神秘的摩埃石像附近泥土里发现了一种细菌,能有助于治疗脑退化和抑郁症。研究人员将此细菌制成药物雷帕霉素后,给实验老鼠服用,意外发现这些幼鼠的学习能力、记忆力均倍增。

英国研究者还发现,牛粪中一种名叫母牛分支杆菌的细菌也有助于治疗抑郁症。摄入灭活的母牛分支杆菌可以强化人的免疫系统。研究指出,服下这种细菌制作的药物的老鼠,体内会出现较多有“快乐因子”之称的血清素以及多巴胺、肾上腺素等神经传导物质,这些物质明显能减轻老鼠的焦虑和忧虑状况。

在整个20世纪里,我们都在开发各种抗生素杀死细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科学家们发现细菌不仅仅影响了我们的生理健康,还左右着我们的大脑、情绪和行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看待大脑的功能、健康和疾病的视角,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脑的类型、大脑回路的发展和运行。

这些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们也许会制造出模仿肠道给大脑传递某些信号的药物,或者仅仅是给人们一些益生菌,就能够很容易地预防或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这个全新的领域可能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难以控制情绪,引起你喜怒哀乐的有可能是细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