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下课赋闲,恭亲王奕䜣也已是黄土埋到脖子。在这个时局危难的关键时刻,慈禧放眼朝野,只有昔日的心腹荣禄可堪大任。不久,西安将军荣禄出任步军统领,低调回归京城,跻身权力中枢。

此人是满洲最后的实权派大佬,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最怕的就是他

​对于朝廷来说,甲午战争不但败给了弹丸小国日本,而且花费数十年精心打造的北洋水师也没了,曾被倚为擎天的淮军也彻底垮了。因此训练一支新式的军队成了朝廷的当务之急,这件事旁人办不了,非荣禄不能胜任。

经过筹划,在李鸿章的推荐下,袁世凯被物色为训练新军的骨干,被派往小站练兵。从史料的记载来看,荣禄对袁世凯是很看重的,也可以说正是在荣禄的庇佑之下,袁世凯才能有后来的作为。

但练兵之事牵扯面过大,袁世凯上任才半年,就二次被朝臣弹劾。尤其是第二次,军机大臣李鸿藻授意御史胡景桂上奏,弹劾他“嗜杀擅权,诛戮无辜,徒尚虚文,克扣军饷,性情谬妄,扰害一方。”这一本奏得袁世凯十分郁闷,有一条坐实脑袋就保不住。

此人是满洲最后的实权派大佬,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最怕的就是他

​练兵本来不是易事,慈禧深知袁世凯也是干练之才。但既有奏本弹劾也不得不查,因此朝廷马上派出调查组赶赴小站,组长便是荣禄。荣禄的心思自然不用猜,人是他举荐的,肯定要保。

不过这事也不能过于明目张胆,调查完毕后,荣禄便询问副组长陈夔龙:“你观新军与旧军相比较如何?”陈答:“但看表面,旧军的确不免暮气,新军参用西法,独开生面。”荣禄笑着说:“你说对了,袁世凯必须保全,以策后效。”在荣禄的力保下,这次弹劾被袁世凯给躲过去了。

荣禄看重并培植袁世凯不假,但数十年的宦海生涯告诉他,要想建立自己的核心权力集权,仅有袁世凯远远不够,而且他还懂得制衡,即要重用也要防范。此后七八年间,荣禄的势力集团迅速膨胀,在朝野内外集结了一大批心腹: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陈夔龙巡抚河南,端方总督两江,瞿鸿机任职军机处,荣庆出掌刑部,铁良主政户部与练兵事宜。

此人是满洲最后的实权派大佬,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最怕的就是他

​从这个布局不难看出,朝中有瞿鸿机、荣庆、铁良把持中央要职,外有袁世凯、陈夔龙、端方等人在地方呼应。这个时候的荣禄虽然还比不上鼎盛时期的李鸿章,但不可否认,大清的半壁江山尽在掌握。

荣禄要想做到像李鸿章那样指点江山并非难事,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如果照着这个趋势下去,稳健且铁腕的荣禄很快将成为清末最有实权的人物,必定也是实行新政的掌舵人。对于大清或是慈禧来说,这其实也是好事,至少有荣禄的支撑可以确保大清这艘将沉大破船经过修补后,还能继续行驶数十年,荣禄也或许成为扭转乾坤的大人物。

可惜,荣禄没有李鸿章那么幸运,上天嫉妒他没有给他这个机会,1903年,67岁的荣禄病逝。明明是挽救危亡的大佬,偏偏上天让他成了个过渡性的人物。

此人是满洲最后的实权派大佬,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最怕的就是他

​荣禄去世后,他一手打造的“荣氏集团”群龙无首,很快分崩离析,朝局也随之出现了新的危机。而荣禄生前最担心的不是别人,正是袁世凯。1901年底,袁世凯接任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当时的德国公使建议将山东划入直隶境内,由袁世凯监管,改称直东总督。

荣禄听闻后,询问军机章京郭曾炘:“慰亭欲以直督兼领山东,君意如何?于昔亦有例乎?”,郭回:“往昔鄂文端、年羹尧等虽有先例,然皆以用兵暂资节制,非今所宜援”。荣禄很赞成他的话,即而叹息道:“此人有大志,吾在,尚可驾驭之,然异日终当出头。”

荣禄不仅仅停留在说上,在实际行动中他也确实做出了防范。他将与袁世凯宿有嫌隙的瞿鸿机放在军机处,对袁世凯的进行掣肘,让他不敢胡作非为;又把忠于清廷的铁良安插在练兵处,时刻监督袁世凯的军事动向。但后来的事实证明,瞿鸿机和铁良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他最怕的只有荣禄一人而已。

此人是满洲最后的实权派大佬,李鸿章之后袁世凯最怕的就是他

​果如荣禄预料的那样,他死后不久袁世凯便自立山头,很快将瞿鸿机、铁良清除,他麾下的北洋新军拿的是朝廷的军饷,结果却成了他的私人武装,北洋六镇中有五镇除了袁世凯没人可以调动,清末的时局在袁世凯壮大后被搅得天翻地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