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战国纵横家苏秦之墓

战国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也是各路纵横家纵横捭阖施展才能的舞台。战国纵横家中最为有名的是洛阳人苏秦,以其广博的知识,宏远的谋略,雄辩的口才,说服东方六国建立统一战线,对抗西方强大的秦国,被推为合约之长,身挂六国相印。丰功伟业,后世无人可及。苏秦去世后归葬洛阳故里,即如今巩义市的苏家庄。6月8日上午在偃师市相公庄游览过吕蒙正故里,即导航前往苏秦墓。

汽车到达苏家庄,由北向南穿过村庄,村子南头有个丁字路口,路边立有一块“念子庄村”指路牌,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苏家庄村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念子庄村指路牌

指路牌下面有块花岗岩石碑,上刻“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苏秦墓”,碑阴刻《苏秦墓简介》:苏秦墓位于巩义市鲁庄镇苏家庄,该墓高约15米,直径20米,旁边有苏秦兄弟苏代、苏厉之墓,即《巩县志》所载“厝三苏”之地,……。其实,苏秦墓并不在公路边,去苏秦墓,要沿着去念子庄的村道进去三百多米。将文物保护碑立于公路边,为的是方便游客寻找。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路口的文物保护碑

向西行至一个十字路口,向北拐进去一百多米就是苏秦墓。岔道口有空地可停车,下了车,步行数十步来到苏秦墓前。放眼望去,平整的农田里长满了杂草,一座并不太高的土墩上长满了灌木,显得郁郁葱葱。墓前是一块新立的盘龙石碑,碑文“战国纵横家苏秦之墓”。碑阴刻有郑州市文物局、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撰写的简介:苏秦(公元前?——公元前317年),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巩县苏家庄人。早年师从鬼谷子,出游数年,裘弊金尽,失意而归。之后发愤读书,为解困乏,以锥刺股。学成后,到各国游说,说服韩、赵、魏、齐、燕、楚六国联合抗秦,身佩六国相印,为纵约之长,秦国15年间不敢越过函谷关向六国开战。后来,秦国派另一位纵横家张仪到六国陈说连横之策,用分化瓦解和联姻手段破坏了合纵联盟。苏秦被齐人刺杀,后车裂。……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苏秦墓

苏秦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人们熟知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故事,其中“锥刺股”就发生在苏秦身上。典故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那是说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没有受到重视。回到家中,妻子兄嫂对他也很冷淡,邻居都瞧不起他。这对他刺激很大。于是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到深夜,瞌睡时,拿锥子猛扎自己的大腿,惊醒起来后再坚持读书,后来终成大器。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苏秦苦读锥刺股(网络截屏)

第二个故事“熟读《阴符》”。苏秦与张仪一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却潦倒而归。后来得到一部《阴符》,熟读并烂记于心,掌握了佐王和驭兵之术。《阴符》为何书?即《太公兵法》,即《六韬》之《谋》篇,全书以太公(姜子牙、吕望)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共237篇,其中《谋》81篇,《言》71篇,《兵》85篇。《六韬·阴符》载: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闻泄,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故虽圣智,莫之能识。”武王曰:“善哉!”读过这段文字,才知道苏秦所学之《阴符》,为古代君主与将帅间用于通讯的密码。在交通困难的古代,君主与统兵在外的将帅之间,如果有一套用于通讯联络的密码,则掌握了战争制胜的法宝。

第三个故事“由连横到合纵”。苏秦出山后,先将目标定在洛阳,求见周显王。因苏秦是洛阳人,周显王身边的大臣对他比较熟悉,可是大都瞧不起他,因而未得周显王的任用。苏秦只得西行至秦国,游说秦惠王。他让秦国出兵函谷关,兼并六国,称帝而治。秦惠王认为东进的时机尚不成熟,且秦国刚刚处死了商鞅,大家对说客很讨厌,故未采纳其主张。在秦国碰了壁,苏秦又来到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奉阳君赵成为国相,而赵成不喜欢他,苏秦悻悻而退。燕文公二十八年(前334年),苏秦又来到燕国,等待了一年多时间才见到燕文侯。苏秦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接着批评燕国“只怕千里之外的秦国,却不忧百里之内的赵国”,这是战略上的失误。他认为燕国必须联赵抗秦。燕文侯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苏秦说:“若能以合纵之策保燕国之安,愿举国相报”,给其车马金帛,前去游说赵国。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赵成已死,便游说赵肃侯,他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指出只有赵、韩、魏、齐、楚、燕六国联合起来,相互支援,结为一体,秦国才不敢越出函谷关前来侵犯。这样,方可保住赵国的霸主地位。赵肃侯采纳苏秦“合纵”的主张,并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一起合盟。经过苏秦一番艰苦的游说,先后说服了韩、魏、燕、齐、楚五国,最终达成六国合纵联盟,苏秦被推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相当于今天联合国秘书长),并任六国之相,身佩六国相印。之后,苏秦派人将六国盟约送到秦国,举国震惊,秦军不敢越函谷关达15年之久。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战国形势图(网络截屏)

第四个故事“衣锦荣归”。六国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国北上,向赵王复命,途径洛阳。一路上,随行的各国使者和车马行李浩浩荡荡,气派堪比帝王。周显王得到消息,深感恐惧,立即派人清扫道路,并在郊外犒劳。苏秦的家人知道后,惶恐不安地匍匐于路边不敢仰视。苏秦见了感慨万端,说:“同样一个人,富贵了,乡人刮目,亲戚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更不必说街坊邻居了。假使我当时在洛阳有两顷田,现在又怎能佩六国相印呢!”于是,命人散发金帛,赏赐给亲戚朋友。当年去燕国时,苏秦曾向人借钱一百作路费,这次以百金偿还。当年赴燕国的随员中,有一人未得赏赐,便来询问。苏秦说:“这不是我忘了你。当初我们在燕国,不见燕侯召见,你在易水边几次想要离开,当时我正于困境,做事没有恒心能有收获吗?”说得那人悄悄地离开了。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苏秦六国拜相荣归故里(网络截屏)

第五个故事“联盟破裂”。苏秦合纵六国后,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后来,秦国派另一位纵横家张仪去齐国、魏国,让他们出兵攻打赵国。六国之间出现战争,合纵联盟解体。赵王责备苏秦,苏秦非常害怕,请求出使燕国,发誓要报复齐国。之前,秦国曾将栎阳公主嫁给燕国太子。同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齐宣王趁燕国发丧之机,发兵攻打燕国,占领燕国十座城池。燕易王让苏秦去齐国收回国土。苏秦到了齐国,拜见齐王,先行祝贺之礼,接着又行哀悼之礼。齐王不解,苏秦说:“人再饿,也不会去食乌喙(中药附子的别名,有大毒),吃得越多,死得越快。”齐王问:“何故?”苏秦说:“燕、秦是联姻之国,齐国侵占燕国的城池,等于与强秦结怨,齐国将有大难临头。”齐王闻言大惊,连忙问解危之策。苏秦建议将十座城池归还燕国,以化解矛盾。齐王照此做了。然而,却有人造谣苏秦出卖齐国,反复无常。为了避祸,苏秦离开齐国来到燕国,燕王却不再给他官职。苏秦推断燕国也有人毁谤自己,因而求见燕王,以曾生、伯夷、尾生的故事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来到燕国,是为燕国着想,并非为了自己。燕王恢复了他的官职,对他愈发厚待。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苏秦与张仪画像(网络截屏)

第六个故事“计诛凶手”。苏秦在燕国常出入后宫。日子一久,便与燕王之母私通了。这位“母后”究竟是谁,怎么会与苏秦私通呢?历史上说法很多,有说燕文侯夫人是周王室公主,从小生活在洛阳,早就与苏秦相识。当年苏秦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到了燕国,因燕文侯夫人相助,才受到重用;也有说她是秦国公主,电视剧《羋月传》中,与苏秦关系暧昧的那个燕王的母亲易后;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则记载,“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加厚。苏秦恐诛,乃说燕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为。’于是苏秦以得罪于燕而亡走齐,齐宣王以为客卿。”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示孝顺;大兴土木而表得志。其目的是要消耗齐国国力,使燕国获益。齐国众大夫因争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未果。苏秦临死前要求齐王以“助燕在齐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自己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从而使刺客出现。齐王依计行事,凶手露面而诛之。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羋月传》剧照(网络截屏)

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一支重要的外交政治力量,《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弱也。”纵观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无非“合纵”“连横”之戏耳!

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左右战国局势,刻苦学习精神为古今学子楷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