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连刘班长年龄比我大了一轮还多,可干起工作比我们新兵热情都高……”近日,在第78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装甲突击车连组织的“我为身边典型榜样点赞”群众性讨论活动中,四级军士长刘文勇受到的点赞最多,成为了官兵眼中的偶像。前不久,在连队训练中,已经从军16年的刘文勇研制的“火炮射击声响报靶器”极大提高了瞄准射击训练的评估效率,在全旅推广。

旅长韩向春介绍,在训练实践中,他们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官兵的聪明才智,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战斗力标准,“士兵创造”成为全旅战斗力提升的“加速器”。

今天,小编选取该旅3名颇受官兵欢迎的精武明星,听说他们的创新创造推动了部队训练,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吧!

刘文勇:转型训练勇往直前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今年年初,一直埋藏在合成一营装甲突击车连士官刘文勇心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连队迎来某新型装甲突击车,他可以大展身手一番。但令他没想到,装备刚训练一个月就遇到棘手问题。

在火炮快速精准瞄准发射训练中,因装甲车密封封闭,加上车内运行时发出的噪音,射手听不到车外报靶声,无法判断瞄准位置,因此需派人爬到车上协助传达瞄准结果。一个简单训练牵扯3人精力,费时费力,极大影响了训练质效。

平时“爱捣鼓”的刘班长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开始设想研究解决方案,绘制设计图、自制器材,一遍遍实验,一遍遍改造,乐此不疲。他说:“就是不吃不喝也一定要攻下这个‘城头’。”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天道酬勤。经过不断改造完善,他成功发明了一套声响报靶器,射手一旦瞄上目标,车内报靶器会自动响起,有效提高训练效果,他的革新成果深受战士喜爱。近日,在一次教练射击中该连官兵命中目标率高达80%以上。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武小涛:我的战场没有“拦路虎”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沙尘翻滚,铁甲轰鸣。坐在急速前行的某新型步战车上的装步八连装甲底盘技师武小涛正陶醉在野外陌生地域沙场点兵的场景中时,突然被电台内的呼叫声惊扰了。原来,他所在营组织某新型步战车驾驶训练时,全营驾驶员被双直角限制路难住了,捣鼓半天没有一辆能通过,驾驶员们都急得直跺脚,只好呼叫武班长前来救援。

武小涛平时在战士眼中可是个大能人,入伍近16年来,所获得的军功章能挂满胸前,还考取了 “特级驾驶员”。

“必须铲除这只‘拦路虎’。”已经是四级军士长服役最后一年的武小涛暗下决心,带领连队技术骨干,反复推演、测量距离、把定位置……经过不断摸索研究,他不负众望终于攻克难关,同时还为全营做了示范。

训练结束后,他又连夜加班对当天的驾驶经验进行总结归纳,编写成为“昼夜间通过限制路段驾驶操作‘六步法’”:头要向右车靠左;杆到位置不思索……解决了某新型步战车穿越限制路的难题,去除了驾驶员们一块“心病”。

齐文豪:打赢是我最大的心愿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再推迟几天做手术行么?”3月初,合成一营火力连某新型迫击炮班长齐文豪被查出患有脂肪瘤,军医和连里多次建议他立即到体系医院做手术,但他却几次推迟治疗时间。当时有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有什么事比他的健康还重要。

原来在今年年初,某新型迫击炮配发到连队后,全连被这个“新家伙”卡住了,没有教材、无现成经验可鉴。但这些并没有吓住连里的“老炮”齐文豪。齐文豪入伍12年,一直在迫击炮炮手的岗位上,是这方面的“兵专家”。他结合自己多年训练经验,并通过联系兄弟单位、多方搜集资料,开始了理论攻关。他白天和骨干们一起训练研究,积累数据;晚上总结经验撰写教材。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然而,就在理论攻关的关键时期,他被查出了脂肪瘤。“去不去治疗?”在齐文豪心里一时挣扎起来。但是他一想到要早点形成理论成果指导新装备训练,就把自己治病这事抛到了一边。最后直到教材的初稿完成,他才放心的去治疗。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据了解,旅里计划用官兵名字命名他们的创新成果。旅政委焦扬介绍,在今年主题教育中,结合训练实践,大力挖掘、培养、宣扬训练尖子、技术能手、强军标兵等先进典型,用典型来教育人、启发人、鼓舞人,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浓厚氛围。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瞧瞧这个旅的“士兵创造”有多给力!

作者:闫石、冯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