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A股上市公司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三四五”)发布公告表示,已于近日完成对旗下2家全资子公司的吸收合并工作。

除了注销2家子公司外,网贷天眼还发现,截至目前,在21聚投诉、黑猫投诉等平台上,仍有大量关于二三四五存在砍头息、暴力催收等问题的投诉。

吸收合并2家子公司,相关股权已变更

二三四五在5月24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公司于近日收到了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的《公司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准予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创信息”)及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恒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创业”)注销登记。

二三四五注销2家子公司 因“砍头息”“暴力催收”屡遭投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二三四五对两家子公司完成吸收合并,此前联创信息和恒信创业持有1.64%股权的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完成了变更。

网贷天眼在天眼查上查询后发现,5月21日,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了股权变更,持有联创信息和恒信创业退出股东行列。目前,唯一股东已变为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

二三四五注销2家子公司 因“砍头息”“暴力催收”屡遭投诉

公开资料显示,联创信息和恒信创业均成立于2013年6月,法人均为何涛峰。其中,恒信创业在2017年3月因未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和报送材料受到国税局处罚。同年5月,联创信息因“未按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报告税务机关”也因此受罚。

目前,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7年间,二三四五对外投资的10家企业中,除了此次被注销的联创信息和恒信创业,还有南京欧亚物流和上海的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也已被注销。现“存续”状态的6家公司均为金融类公司,涉及贷款、基金等业务。

财报数据亮眼,负面信息缠身

就在上个月,二三四五发布了2018年财报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公司全年营收37.7亿元,净利润13.7亿元。其中,2018年互联网金融业务全年营收超过17.9亿元,占其总营收47%。子公司上海二三四五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净利润6.29亿元。

同样,二三四五的一季度报也均实现了“双涨”。第一季度,二三四五实现营业收入13.03亿元,同比增长196.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长10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07.08%。

然而,与亮眼的财报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于二三四五的负面信息不断缠身,主要包括变相砍头息、高利贷、暴力催收等屡遭用户的投诉。

网贷天眼在21聚投诉上发现,关于二三四五旗下产品多达5000多条,其中多数用户表示其存在“砍头息”的现象。

根据马先生5月22日的投诉内容显示,其本人向二三四五旗下的立即贷支付的“砍头息”高达9112元。马先生在向广州信访办投诉后,立即贷便分6次不断从马先生的银行卡中进行扣款,至此,砍头息金额已为10472元。

二三四五注销2家子公司 因“砍头息”“暴力催收”屡遭投诉

在黑猫投诉上也有较多关于二三四五的投诉。一位用户表示,自己在去年11月通过广州二三四五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旗下的借款App立即贷借了1000,实到880,以会员费的名义砍掉120块钱。并且每次借款期限只有14天。该用户继续表示,直到今年4月,他共借了12笔,每笔都砍掉300左右不等的会员费。

除了屡遭投诉外,5月15日,有自媒体报道,位于上海的二三四五被警方上门盘查,盘查的原因主要为涉及外包公司的短信催收和暴力催收。

其实,早在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为现金贷列出五条红线:无牌照禁止放贷;综合年化费率不得超过法律规定;P2P和互联网平台禁止为现金贷提供资金;现金贷机构杠杆比例禁止超过各地现行规定;不得继续发放无消费场景的网络小额贷款。

而在2018年3月,中国互金协会推出《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要求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外包管理方面,要求从业机构建立完善的外包管理制度,审慎选用外包机构,明确划分经济法律责任。如因外包管理不力,造成损害债权人、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从业机构应承担相应责任。

对于一些网贷机构来说,在业务发展及扩张模式下,更应该加强合规经营。后续在立法逐步建立、行业日益完善的基础上,无论是砍头息、还是暴力催收,行业的顽疾或许将有所改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