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病情较轻者可完全没有症状,重者甚至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临床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绝大部分是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可因此发生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性疾病,包括感染性心肌炎与非感染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炎,但相对少见。非感染性心肌炎包括药物、毒物、放射、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起病急缓不定,少数曾爆发性导致急性泵衰竭或猝死。病程多有自限性,但也可以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本文主要介绍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病情较轻者可完全没有症状,重者甚至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随后可以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猝死。临床诊断的病毒性心肌炎绝大部分是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可因此发生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病毒性心肌炎查体有心律失常,以房早、室早及房室传导阻滞最多见。可有心率增快,听诊有心脏杂音,重症者有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所需要的检查:1、胸部X线、心电图、心脏彩超、血沉、C反应蛋白、病毒血清学检测、心内膜心肌活检。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应以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出现心力衰竭时酌情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等。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抗心律失常药。出现窦房结损害所致晕厥或低血压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起搏器。另外,可应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环化腺苷酸等。爆发性及重症心肌炎进展快、死亡率高,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更应该保证心肺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