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日本官员举起一张书法,向世人公布了新年号:令和。


日本新年号的书法故事!



很多庄重的场合,日本人都会用书法来表达态度。

同是汉字,手写体和印刷体给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看到印刷体,人们看到的只是字,没人关心它出自哪个品牌的打印机;看到手写体就不一样了,人们会关心这字出自何人、属于何体。

虽然这两个字在中国的专业人士看来很平常,但不能不说,一笔不苟,细看起来,还是有点味道。

日本的年号制度来源于中国,书法来源于中国,而据说,这个年号是首次告别中国典籍,而取自日本典籍。

自近代以来,日本年号均出自中国典籍:

明治:《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易经》「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平成:《史记》「内平外成,地平天成」

而从今年开始启用的“令和”,则出自日本古籍《万叶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只不过,这句话,也和中国大有渊源。


日本新年号的书法故事!



这就是日本的古籍《万叶集》。此书成书于唐朝中期,可以看到,当时日本还没有开始使用假名文字,因此汉字还是占据主导。

有人指出,《万叶集》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很像东汉张衡《归田园赋》的句子: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更有书法爱好者指出,《万叶集》很可能模仿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我们看一下“令和”的出处,《万叶集》第五卷的《梅花序歌》——

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也。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後之香。加以曙岭移云,松挂萝而倾盖,夕岫结雾,鸟对糓而迷林。庭舞新蝶,空归故雁。于是盖天坐地,促膝费觞。忘言一室之里,开衿烟霞之外。淡然自放,快然自足。若非翰苑,何以摅情。请纪落梅之篇,古今夫何异矣。宜赋园梅聊成短咏。

这感觉太熟悉了!

重温一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片段——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记得林散之先生说,日本人为什么书法写得好,因为取法高,非晋唐不写。

从《万叶集》来看,日本人写文章取法也很高,要仿,就仿汉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