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举行紧急医学救援演练,首次将直升机救援纳入考核项目 湖北举行紧急医学救援演练,首次将直升机救援纳入考核项目

楚天都市报4月27日讯(记者陈媛 通讯员周文照) “同志,同志,您怎么了……快帮我拨打120……”“您好,我们是救援队的,请不要紧张,我们来救您了。您哪里里受伤了?” ……经过7分钟的紧张有序救援,“病人”得到了初步救治,情况稳定。

这逼真而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2018年湖北省紧急医学救援实战演练暨技能竞赛上。4月23日至26日,来自湖北省15支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和18支市州级紧急医学救援队约300余人,在宜昌参加了实战演练。

据了解,本次实战演练以模拟真实的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围绕队伍集结、野外生存、个人携行装备、理论测试、现场检伤分类、技能测试和直升机转运等环节开展。

演练注重“真”

演练在泥泞的山路上展开,再加上一场暴雨的洗礼,崎岖的山路显得更加湿滑,更加难走了。背负着30公斤重的行囊,扛着心电监护仪,抬着担架走在山区泥泞的小路上,在往返近15公里的野外拉练中穿插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清创缝合专业技能的考核。摔倒了爬起来,走不动了大家一起喊口号提振精气神,遇到“险情”时临危不乱、紧张有序的开展救援,成为每一名卫生应急队员的真实写照。

“今天走的山路和我们参加汶川地震的场景太像了,技能考核极其严格,简直就像是在真的救援现场一样!真真感切到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卫生应急队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武汉市三医院烧伤科护士王斌如是说。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实战演练,在做清创缝合手术的时候,因为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借用了裁判的工具才完成了比赛。虽然这一项没有得分,但却给了我们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省中医院的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一个应急队员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毅力,今天每个参赛队伍都达到了这样的要求。”组委会评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医师杨奇盛为队员们的表现点赞。

演练突出“新”

对于重伤、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但如果地面救援面临交通瘫痪怎么办?不急,“空中120”来了!今年的实战演练首次将直升机救援纳入考核项目。

演练现场设有金汇通航两架救援直升机:AW119和AW139,从伤患体征监测、上机流程、机载设备使用等多方面对参赛队员进行考核。参赛队员需根据伤员情况,将伤员运送上直升机,并在机上利用机载医疗设备对伤患进行救治。

此前湖北省共37家医疗单位225人分三个批次参加了金汇通航的直升机医疗救援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舱环境及安全注意事项介绍、陆空交接及担架装卸载、机载医疗设备使用(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注射泵、吸引器)以及舱内操作、仪器使用等。以赛促练,让更多的应急队员掌握直升机救援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更好的服务患者。

经过4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代表队获得部省属卫生计生代表队第一名,宜昌市中心医院代表队荣获市州卫生计生代表队第一名。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主任张世俊表示,自2015年以来,湖北先后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害、洪涝灾害、交通事故、传染病防控、中毒防治、院前急救和水陆联合、空中救援、跨省千里拉动等各类演练和竞赛活动10余次,涵盖卫生应急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 “以练促学、以赛促进、以学促用”,以无限贴近真实场景的演练引导广大卫生应急人员更加关注实操实战,不断强化全省各级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与配备,规范卫生应急处置流程,增强应急队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推进全省卫生应急体系与能力建设,力争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湖北卫生应急队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