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计生协依托“家庭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一系列有效的利民服务措施,使计生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生育关怀、健康体检、子女教育、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和谐融洽,使计生协在服务家庭、助力计生家庭脱贫致富方面的工作有了极大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贵州省计生协家庭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平常生活中给老百姓带来麻烦的水电维修问题正逐渐被一支支维修小分队化解。

例:黔西县大兴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墙上贴着一张志愿者服务公示表,其中一栏标着水电维修能手刘师傅的电话、服务范围以及上门服务的时间。中心的储藏室里,整齐的摆放着各种维修工具。“平时家电坏了,一个电话就能搞定”,该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成立这个维修服务小组,就是考虑到社区居民平常水电维修的实际问题,采取定期上门服务的措施,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

受气候原因,为了保存食物,高盐分的“吃咸看淡”是贵州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这一方式存在不小健康隐患。家庭服务中心的健康小屋建立后,配备了相应的人体健康测量仪器,一改过去单一的测量指标,根据个体差异,对健康生活提出建议,如少盐少油,多多运动等。

据悉,健康小屋目前已建立数字连接,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基层卫生机构和医院的相应科室相连接,村民不用跑出村,便可享受到上级医院的各种医疗资源。

例: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的黄永强、黄永贵本是一对亲兄弟,却因分田地,闹了十几年。

寨碧村家庭服务中心成立后,多次帮兄弟俩仔细分析矛盾的原因,经过耐心调解,十几年的矛盾终于化解。“组上调解,片区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和村支两委调解的四级调解制度,让我们村达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寨碧村计生协会长王清华自豪的说,现在村里村民矛盾及时化解,邻里关系和谐融洽。

农村红白喜事,一场下来花上几万并不稀奇,水涨船高的礼金也让本就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苦不堪言。为此,家庭服务中心及时成立红白喜事服务小组,通过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在村民中倡导节俭办酒,树立文明节约。

例:凯里市三棵树镇的杨大哥算了一笔账:去年底,他通过家庭服务中心给孙女办了一场百日宴,按照一桌100多元的标准,仅花了3000元不到。“要是放在过去,一桌没有三四百元下不来,几十桌咋个也得一万多,就这一项就节约了七八千。以前关键是很多菜根本吃不完,浪费严重”,提起服务小组设定的标准,杨永忠打心眼里支持。

在凯里市的平寨村,黄平县寨碧村等社区服务中心内均统一配置不锈钢餐具和消毒碗柜,并贴有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有效的避免食源性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家庭服务中心2427个,累计为群众服务450万人次。按照计划,至2020年,全省力争使家庭服务中心实现各地区全覆盖。

李奇勇一行到黔东南州调研医疗健康工作

李奇勇看望慰问国医大师刘尚义

不忘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座谈会

贵州省201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召开

编审:曾韬

校对:郜妮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