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先来做一个上海话测试。

这几个词,用上海话应该怎么说?用20世纪初的上海话又该怎么说?

And,咾

Thing,物事

Flinch to,避一避

Opening,开拉个洞

答案请在文末寻找!

图说:《晚清民初沪语英汉词典》内页 官方图

上图中这些用罗马字母制定的沪语拼音方案,出自20世纪初期居于上海的外国传教士编写的《英汉上海方言词典》,词典收录词目15000条,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文化、科技、生产活动等各个方面的词汇,真实记录了当时沪语词句及发音。以该书1901年版为底本重新编排而成的《晚清民初沪语英汉词典》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让今日读者窥见百年前沪语方言真貌。

20世纪初的语言新旧变化

据上海译文出版社透露,1901年版的《英汉上海方言词典》现仅存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绝版孤本。新出版的《晚清民初沪语英汉词典》以《英汉上海方言词典》为底本进行重排重印,使得百年善本得以重新面世。除正文的15000条词目之外,百年前的《英汉上海方言词典》还附录了1200余个新词,从中可以窥见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

图说:《晚清民初沪语英汉词典》 官方图

此外,出版方还增录了一本1926年第六版(1908年初版)的《上海方言常用习惯用语》,书中包涵许多完全注音的实用短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初期市场买卖、交通生活的基本面貌,从语言结构上也可以发现一些新旧变化。例如,上海话里的是非问句,上海话从松江话沿用下来的土话通用语法形式是“V va”。如在书中的“The Merchant”一节中有这样的句子:“今朝侬有啥事体否?”“侬要卖脱否?”后受随苏州话、宝山话而来的“阿V”形式影响,在1916年版始增补的乘火车和电车时用的新句子中,就增有“夜班车阿有睏车个?”这样的说法,而且还产生了一种两者叠加的交杂新用法“阿V…va”,如:“拉火车里阿有得吃否?”

图说:《晚清民初沪语英汉词典》内页 官方图

传教士的记录贡献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在中国土地上,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汉语方言圣经及其通俗教义,编写出版了种类繁多的方言和方言学著作,包括语音音系、音节表、字典、词典、语法、习惯用语、课本、故事、戏剧、报纸、讲义等。语言专家、上海话研究专家钱乃荣专门介绍:“由于传教士们运用近现代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和分析方法,采用田野调查法直接记录方言,用字母来记录语言的辅音元音,所以依据这些文献,我们现在可以十分完整地归纳分析19世纪中叶起100多年里10多个地方方言的语音系统,整理和研究当年这些地方的词汇和语法,研究语音、语词和语法系统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

图说:《晚清民初沪语英汉词典》内页 官方图

据至今为止搜集到的资料来看,100多年里传教士在上海连续出版了50多部上海方言著作,使用这些著作中所记语料,经条分缕析,正好可以整理出上海方言变化最快一段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真实发展历史。

同期出版的还有《晚清民初粤语法汉词典》,也是出版社从散落于天津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乔治敦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耶鲁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的1909年版《法粤词典》善本,再参考了1910年代初期的再版通行本重新排印。

图说:《晚清民初粤语法汉词典》 官方图

两部语言活化石的出现,见证了沪粤地区在百年之前的开放先驱地位,也印证了语言成为东西方交流的载体。(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上海话测试答案:

And, 咾 °lau,搭之 tah-ts ,现在“咾”不用了,“搭之”还用,但更多用“高”“帮”“跟”等

Thing, 物事 meh-z° ,东西 toong-si

Flinch to, 避一避 bi°ih bi° ,现在更多用“躲一躲”“压一压”

Opening, 开拉个洞 khe la°kuh doong° ,而现在一般用“开了嘿”

你都念对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