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网上看过一个儿童心理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在他们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的心理状况调查中,结果显示,孩子心里最害怕的事,是“爸爸妈妈吵架”。

这个调查的真实性如何,我无从考证。但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六年前我为了考心理咨询师资质,经常参加一个心理咨询机构的公益活动。接触过一个三口之家的案例。

男孩14岁,本应该上初中,却因情绪不能自控而被迫暂时休学,他的父母急得发疯,四处咨询,求助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介入后发现,男孩父母常年争吵,一吵便是天崩地裂,各种恶毒诅咒张口即来,咒骂起对方祖宗八代从不含糊。

男孩从小内向,寡言,起初还曾被父母误认为“老实”“懂事”“省心”,但在12岁时,男孩开始时常出现幻觉,说自己有个姐姐,姐姐对他很好,很爱他。再后来,男孩行为开始出现异常,有时会拿小刀割自己。他的左胳膊上,密密麻麻布满不规则的新旧伤疤。

经过漫长的心理治疗,男孩的情况才渐渐转好,但仍然拒绝上学。

在那次活动现场,男孩父母讲述了这段悲痛的经历,自责不已,泪洒当场。

日本作家松昄幸太郞说:一想到为人父母竟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一个孩子来到这世上,并不懂得世界是怎么回事。他对这世界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他的父母。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

而当他的父母不再相爱,只剩无休无止的相搏相杀,他的世界便已然崩塌。

多少夫妻从不知道,他们之间每一次争吵、谩骂、诅咒、撕打,都是对孩子的精神凌迟。那种打击和伤害,比起不完美的教育,不完整的家庭,都要残忍得多。

不幸福的父母,从来养不出快乐的孩子。

上个月,我带儿子在小区花园。儿子想玩广场上的健身器材,但身高太矮,够不到。我在一边看书,没理会。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主动过来帮他,他俩很快就玩到一起了。

过了一会我去跟他俩闲聊,才知道小男孩还有一个哥哥,已经21岁了。

我很惊讶地问他:“你也就十一二岁吧?还有那么大的哥哥呀,真好!”

他说:“这个哥哥不是我妈妈生的。”

我一怔,觉得自己问了不该问的。

小男孩却很从容:“他是我爸爸和以前的妻子的孩子,后来我爸爸离婚了,又和妈妈结婚了,就有了我。我哥哥和爸爸的前妻在一起,但他周末经常来找我玩,还给我买玩具。”

他一边蹦跳着一边给我讲这些,脸上挂着孩童天然的纯真和怡然。

我心中一暖。从孩子的描述里可以听得出,他们的家庭关系很融洽,与同父异母的哥哥感情亲厚。

我愿意相信,这孩子的父母一定有着阳光健康的心态,才能做到,坦然地与孩子沟通这些。包括那个21岁的哥哥,能经常来看望父亲,还给新弟弟买礼物,带他玩,他自己本身应该也是个明朗青年。

而我更愿意相信,这背后,一定也离不开一个明理、通达、拥有幸福能力的妈妈。

天下所有父母,无一不希望孩子幸福快乐。

但如果我们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便也不具备令孩子快乐的资格。可话又说回来,夫妻之间,哪有永远相敬如宾不争吵的呢?

我们不是圣人,既然无法保证永远不吵架,那就要想办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孩子的伤害。

第一, 有问题,等到孩子不在的时候再谈,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尤其不在孩子面前对彼此侮辱谩骂。

第二, 向孩子坦诚解释争吵的原因,说明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之间出现不同意见需要沟通,不要让孩子因此产生自责情绪。

第三, 吵架后敢于承认错误,勇于认错道歉,为孩子树立正向榜样。

第四, 永远不把吵架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最成功的婚姻,是彼此真心相爱,让孩子在爱里成长。

婚姻不易,世事艰难。正是因为孩子,我们才更要好好去爱。

因为孩子怕的,不是形式上变化,而是不再被爱了。

(长按上图进入“爱你de店”购买)

《爱你·阳光少年》征稿启事

《爱你·七彩童年》征稿启事

活动:第二届“续写魔术老虎·童话之星”评选(暑假征文)开始啦

成长阅读汇 责任编辑:不不

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731-88258886

爱你de店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爱你·阳光少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