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似火,激情燃烧,懵懂走过,留下美好……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曾经热血沸腾的青春好似昨天,转眼却是人至暮年。退隐江湖,居家赋闲,愈是有了大把的时间,就愈是爱回忆那逝去的青葱华年,一桩桩陈封的往事,如同放电影般浮现在眼前。

每当沏上一杯清茶,独自啜饮时,伴着茶香,胸中的一抹心香便会蒸腾而出,顿有心旷神怡之感。那青葱的岁月,朦胧的情愫;那久远的记忆,心底的牵挂,似舒展的茶叶,在水中翻滚,于杯中荡漾,从心灵的深处排浪而来。

追忆青春,思绪蹁跹,人生如茶,浓淡皆宜;岁月如歌,急缓无别。在滚煮沸泡的煎熬中,把清香散溢人间,有时却不得不给自己留下些许的遗憾,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烧掉了自己情感的渴望追求,却烧不掉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我奉命接训新兵,驻守在西安美术学院。学院所占面积甚大,且座落在多个山头之间。长安古刹"兴国寺"就屹立在学院最高最大的山顶上,当时的新兵营营部便设在寺内,我担任排长的新兵一连一排,则单独驻守在另一座小山头上,与营、连部之间各有一公里的距离。小山头上共有两排砖瓦老房,前排为学院教室,暂作我们的临时营房,住扎着三十多名新兵。后排是学生宿舍,居住着二十多位女大学生。

虽然军民两隔,男女有别,但却关系融洽,相处和谐。无论是在部队开展井然有序的训练间,还是在此起彼伏的拉歌声中,拟或在课余激烈拼抢的球场上,那些女大学生们总是闻声而至,聚集围观,甚至情不自禁,指点江山,无形之中给我们枯燥单调的军营生活,增添了几分浪漫神奇的色彩。

一天下午,我赴营部参加会议,直到天黑才顺着山路步行返回。下至半山腰处,突然发现一骑自行车的女生,从身后顺坡疾驶,大声叫喊:"闪开,快闪开……"不及我抽身避让,骑车女生却应声倒地,摔在路沟。我急忙迎上前,发现女生被后轮空转的自行车压于沟内,顿感事态严重,如果女孩因躲让我而受伤,此次事故必然会惊动双方领导,既牵扯军民关系的融洽,还会引发一些负面影响。便焦急地询问:"小同学,伤着没有?"女生吸着凉气回答:"不要紧,可能是脚崴了。我就住在你们后排宿舍,认识你是萧排长。你咋知道我也姓萧呀?"我猜测她是把我叫的"小同学"听成了萧同学,那么我这"萧排长"自然也就成了她们眼中的小排长了。我忐忑地说:"小同学,你活动一下看看伤得重不重?"那位女同学试了几次,都没能站起来,疼得呲牙咧嘴,汗流泪滴,看样子脚伤得不轻。我急忙将女生扶起并连声道歉,然后仔细检查了自行车,发现是因自行车的链条脱落,才导致刹车失灵,发生了车摔人伤的事故。

我细心地将自行车链条装好,又让女同学坐上后座,一路小心翼翼地推着返向宿舍。途中,一股朦胧的情愫从心底升腾,青春的萌动就是这样让人猝不及防,无法阻挡。

她叫萧月,是从北京来延安下乡的知青,被推荐到美院上大学,已一年有余。当她得知我不姓萧而姓姜时,惭愧地说,同学们因为你年龄小,又不知你姓啥,所以都习惯叫你小排长了,我还以为你真的姓萧,心想咱们还是一个姓呢。当说到我老家是山东临沂时,萧月竟激动地要从车座上跳下来,连连喊到:我听爸爸妈妈说过,我老家也是临沂的。当我仔细询问过她家乡的情况后,才断定她老家应是山东德州市临邑县,此临邑非彼临沂。尽管如此,萧月仍不服输地说,那咱们也是山东老乡,能在这儿遇到老乡也很不容易呀!

青春似火,激情燃烧,懵懂走过,留下美好……

春节将至,为了活跃部队生活,稳定新兵情绪,营部决定:每个新兵排要出一期学习墙报,演一个文艺节目,并参加全营评比。因为我接了几个有文体特长的新兵,连长和指导员就要求我排必须在全营拿第一。接到任务后,对文体活动一窍不通的我,急得嘴上起泡,寑食难安。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萧月带着几个女同学乐哈哈地来找我,说是要搞个军民共建活动,我心里正烦,自然也就没有笑脸。萧月调皮地说:"我们听班里的男生说,你们部队的同志正联系他们为其出墙报呢,难道你们这儿就不需要出墙报吗?"我听罢心里大喜,脸上也绽开了花,忙说:"需要,太需要了,不仅需要出墙报,还需要排节目呢。"萧月又自信地说:"这两项都是我们美术专业同学的特长,一定能帮你们把任务完成好,你同意我们军民共建吗?"我乐颠颠地跑到连部请示指导员同意后,回来就集合全排人员开会动员,要求大家全力配合服从。

此后,萧月带着几个女同学利用早晚空闲,先是集思广益,构思设计,运用专业特长把墙报办得图文并茂,精致美观,内容丰富,生动新鲜,一举夺取了全营第一的佳绩。接着又热情大方的协助我们排练大合唱节目,一首由我排特招文艺兵关爱民同志写词作曲的《新兵之歌》,在关爱民同志的教唱指挥下,在萧月及同学们的指点鼓励中,大家放喉高歌,气吞山河,时而慷慨激昂,如惊涛排浪,奔腾咆哮,掀起万丈狂澜;时而低沉雄壮,似滚滚洪流,迂回宛转,结成九曲连环。有了萧月这些文艺大学生们的现场指导观评,战士们的情绪更加饱满振奋,学唱得格外用心认真,每次排练完毕,宛若一次心灵洗礼,其精神境界也悄然提升,并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使我排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在全营文艺节目汇演中夺取了又一个第一。领导还让我在全营干部会议上作了带兵经验介绍,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好评,获得了全排战友的热烈拥抱。

除夕一大早,萧月红着脸找到我,闪烁其词地问:"姜排长,求你件事可以吗?"我爽快得回答:"没有问题,一定帮你。"萧月略带伤感地说道:全班同学都放假回家,唯有她无家可归,只得留校度假。在黑龙江下乡插队的哥哥,心疼妹妹,专程赶来陪她过年,想请我在除夕夜陪她哥哥喝几杯。瞬间,一股亲情暖流充满了我的全身,一种思念感动撞击着我的心房。人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举家团圆的时刻,自己又何尝不是在默默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亲人呢!我含着泪花打量着眼前这位十九岁的北京姑娘,娇小的身材,比例匀称;稚气的面孔,五官端正;乌黑的头发,辫长及腰;两道弯眉下的一双大眼睛,清澈无邪,透射出她的机灵和聪慧;笔直鼻梁下的樱口薄唇,微微撅起,彰显着她的俏皮和自信;一身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掩饰不住她的大气和高雅。我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那份因信任而产生的责任感让我激动不已。

青春似火,激情燃烧,懵懂走过,留下美好……

晚上部队会餐完毕,我和三班长来到萧月的宿舍,她和大哥早已等候多时。萧月用一只旧煤油炉做了几个热菜,又打开几个罐头,大家围桌而坐,共度除夕。萧大哥问清我年齡后便称我为弟,他举起酒杯,深情地说:"过年了,爸爸妈妈都被关在五七干校,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们的小女儿,捎信让我务必赶来陪妹妹过年。我代表全家感谢解放军同志,陪我们圆了父母的心愿。"接着萧大哥又关切地询问了我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并再三嘱托我以后要多关照萧月。这时的萧月一改平时的俏皮大方,反而娇嗔得埋怨大哥光顾说话,不让客人吃菜,神情中溢满了羞涩。

那个除夕之夜,尽管有我们的加入,气氛仍渐趋凝重,没有父母参加的除夕,营造不出家庭团圆的氛围。兄妹二人互诉苦衷,掩面而泣,对父母的思念,对前途的茫然,冲刷了相见的喜欢。萧月更是哽咽连连,泪水不断,好像心底有无尽的委屈,终于找到了倾泻的出口。我和三班长也被他俩的情绪所感染,相劝无言,把酒言欢,借酒释怀,杯杯皆干,直至迎来了新年。那个充满亲情和伤感的除夕之夜,刻骨铭心般留在了我的记忆中,至今仍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春节过后,新兵训练进入紧张的考核阶段,接着是新兵结业分配,工作紧张而繁忙,始终没有机会再与萧月接触见面,尽管心里时常期待,却没有主动跨过那相隔的地带,满怀遗憾地带着新兵,返回到陕西安康的老连队。

六个月后,我参加团里组织的理论学习班,终于回到了心里无数次回味的地方——西安美院,随即就急切地寻觅那熟悉的身影,找遍美院各个角落,也没有见到萧月。听说她们都已毕业并返回了原单位,心里倍感惆怅。曾经以为还能有缘相见,所以未曾作过道别,更没有留下相互的联系地址,从此便与萧月失联,也为自己留下了些许遗憾。

接着我随部队挺进青海,一别就是四十余年,容颜迟暮,白发苍苍,音信皆无,天各一方。

伴着岁月的流逝,对兄妹二人的牵挂却愈发浓烈。萧月兄妹,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是否与我一样会时常想起那些美院往事?想起那青春如火的岁月?想起那当年的"萧"排长?今生有缘与你们兄妹相遇相识,在青涩年轮时共同度过了一个特殊年味的除夕,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难忘的怀念,也给我平添了情感的色彩和人生的乐趣,我真诚的祝福你们兄妹一生健康平安,生活幸福美满!

青春似火,激情燃烧,懵懂走过,留下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