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石镇,陆河县的大镇之一,老街有二条街道,呈丁字型,街道二旁大部分是破落的老房子,高低错落着,远远看过去倒也有致。有些房子日子久了,没人居住和修缮,房顶或者用老旧泥砖砌的墙坍塌了,长满了野草,每年三四月份的季节,还点缀着各种各样的小花儿,一派盎然的样子。

每个月农历的二五八传统圩日时,周围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把个不算太小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叫卖声、吆喝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狗叫声、汽车喇叭声、摩托车声,夹杂着商铺里高分贝的音箱播放的强节奏音乐声,混在一起轰轰作响,煞是热闹。

但老街道确是日益破落了。圩日过后,平日走动的人就突然少了下来,安安静静的,空气里流动着一种从水沟里散发出来的略带发馊的味道,日久天长的扎根下来,成了风吹不走、又或者是吹走了还会冒出来、永远也赶不尽的特有气味。从路口往街上走上百十步,一家挂着"坤元易理"的算命馆就安落在这。

馆主个头不高,中年模样,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和和气气,特别好客,镇上和邻近十里八乡的人到镇上办事时,都喜欢到这里来坐坐,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冬天来讨杯茶喝了暖暖身子,夏天来讨杯茶喝了解解热渴,馆主都是堆起满脸的皱纹,笑脸迎送。至于这帮整天谈天说地推命探易的人,更是天天到场,不知不觉中,坤元易理命馆便算得上这个镇上人气最旺的地儿了。

这天约摸是午时光景,镇上和昨天一样,一片静谧详和,大家在命馆里正品着馆主不久前从云南带回来的古树老茶,起劲儿聊着身边风水界各种梗儿呢,突然听见店外面的声音吵杂了起来,于是纷纷起身到门口去看个究竟。只见高低不平的青石街道上走过来一个人,头发如草蓬,脸上满是污垢,见人就跪下磕头,口中喃喃自语:救我!师父救我。。。。。。路人纷纷躲避闪让,站到一边低声的说:这人疯了!疯了!

众人看清了,此人却是前几年天天在馆里跟他们一起喝茶探讨易理风水的某大师的儿子。大师那会易学造诣在当地可是千里挑一啊,论起来头头是道,无人能及,很得大家敬仰的。听大家说,此大师近年性情大变,竟全然不谈风水易理了,也不为人扦地了,更不到馆里喝茶了;更要命的是,若有谁在他面前提及风水二字,保管是三句话不到,他已经把袖子卷起来,吓得任谁都赶紧把话打住,找个机会一溜烟儿跑掉。

此时大家竟一时无语,折身回到馆里。再喝之前的古树茶,竟没有了之前的甘润,带了丝丝苦涩。突感无趣得很,很快便各自散了。

2

离陆河县城往西南约三十里路,有个乡叫龙山乡,那里山势雄伟,绵延起伏,是整个乡的屏障。据县史记载,解放前的桂东南起义时,游击队多在此处山脉活动,便于分散隐蔽,因此解放后此地是出了不少有名的大人物的,其中赫赫有名响当当的大人物,当数一位享受广西自治区主席级待遇的自治区副主席副书记了。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龙山乡的人只能吃山。吃山的形式有多种,种植、养殖、开山、挖矿、山珍、野猎之类的,哪样能吃着都不错的,但千万不要吃着吃着,吃出个山穷水恶的地步来。不知什么原因,靠着这么好的山呢,这个乡却是陆河县里最穷的乡,没有之一。

穷则思变。如果您以为只靠上面的吃法在二十一世纪里行走,那这吃相有点过时了。其实,吃山还有另一种吃法,那便是修造风水,从地理风水的格局上说,此地也是龙脉高贵有力,自然是风水界的不二宝地了。乡下里的房子虽然总体上还是破烂,但万绿丛中一点红,总能在某个村落里找到些富丽堂皇的房子,而且不少,那定然是外出混得不错的成功人士回来盖的无疑了。而每一座漂亮的房子后面,据说都有至少一座很好的风水宝地支撑着。

李师出道得稍有点晚,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入门,但凭着自身的悟性与金庸小说般的各种机缘巧合,硬是练就了至上无敌的武功,如果非要拿个人来比喻吧,靖哥哥的武功集大成而能融会贯通算是贴切了。但李师不涉足江湖,在风水地理界的名头达不到如雷贯耳,只在自己圈子里享有默默的、至高的名望和地位。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慢慢的名声竟然也传了开去,那些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的地师们纷纷登门求教邀约,李师总是笑而不语,一律未允。

一日,李师正在家中泡开一壶古树老茶,独自展书览阅之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进门便道是李师哪位七大姑八大姨的远房亲戚。客人说近十年家道中落,生意不顺,人丁不贵,眼看下去家族就要破败了,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人,偶然听闻李师功夫了得真实不假出手不凡,便拐了五六道弯才找到这里来,务必要李师出山帮造一地。客人提及的几位人名李师自然识得,再加一层虽然隔着很远很远但也还免强算是亲戚的关系,再加一份诚心执着,再加上是要造的地在龙山乡,李师这次应允了。

不日,李师为此客人选造了一卦上好的风水宝地。来龙大山大脉蜿蜒千里,重重跌落剥换过峡束气,青龙白虎重重环抱,护龙肃穆威严,华表秀美,最紧要之处是内堂紧密,外堂山环水抱,登坟堂观四周,竟有龙吟虎啸之威,君临天下之仪,无不心旷神怡。亲戚客人喜笑颜开,许诺他日若有得意之时,定赠李师一辆宝马越野,李师当时笑笑,不置可否。

三年后,此人果然咸鱼翻生,生意再次风生水起,人生再度春风得意马蹄疾。可此后,未再登过李师家门,也无一电话挂念问候。酒足饭饱之余与旁人聊起兴败缘由时,李师造坟之事只字不提,往往很是自谦的感慨说:我命好,转运了哦,命运来了想挡都挡不住啊!

3

陈大是陆河县早期最有名的成功企业家了,先靠做的工程,后转战房地产,再后转到开金矿,人生可是赚的盆满钵满的,说起来无人不识,谁个不羡,名头比起个县长县委书记之流那可是要响亮多了。当官的轮流坐啊,走了就慢慢忘记了,可这陈大的财富,那是不可能轻易就轮流转走的。

陈大喜欢风水,这在圈内无人能及,只要是好的风水宝地,那一定是很舍得花上白花花银子的,再多也在所不惜。据说他给家族修的地遍布广西,那是一点不假的。

九十年代李师刚出道那会,拜师一位广东高州的师父。师父应该也是很有名气吧,让陈大知道了便派了人去高州接到南宁来,专门为他们师徒在高级酒店开了间房,总之就是吃的住的行的,全包了。上来干嘛呢?带他们去武鸣看地。

原来,陈大让别的师父在武鸣造了卦地,想知道这卦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又或者是想让李师这些乡里的地师后辈开开眼界?

次日,便亲自开了车带上李师师徒二人去了武鸣。陈大说,这地是帝皇宰相王侯之地。李师的师父本就恃才自有傲气,看了地后直接就呛了陈大一句:王侯之地?我看出贼头倒是有。陈大脸色大变,非常不悦地说:师父不识货,只会大腿乱生毛!匆匆回去了,一路无语。

晚饭后,陈大把李师叫过去,把500元放在桌子上,让他跟他师父明天回去,不用看了。陈大说:你师父不行,没有料的,我这块地当时师父挖下去的时候挖到一块很大的石头,把石头挖出来后上面有国师***亲自刻写的"陈家福地"字样的石碑,还用黄油纸包有手写的留题,这是国师留题点穴的地啊,你们竟然看不出来,这点水平以后别出来帮人点地了!

李师无言,拿了500元钱就走了。这钱是给师父的。

此后,关于陈大造风水宝地的消息越来越多,无一不是国师先前点造地穴埋有石碑留题的帝皇之地。

再此后,家里的几个儿子都一个一个的长大了,互相只顾着争权夺势尔虞我诈,管理混乱得很,据说现在生意也是大不如前了,新开的矿亏得一塌糊涂血本无归。二十多年过去了,陈大和他家族还是没有谁能捞个帝皇宰相王侯的官职当当,而且在本地的实力搒上,前几页再也寻不到陈大的名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