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纯色之美——造极于清雍正时期的单色釉瓷器

单色釉瓷,指着单一色釉的瓷器。如青釉、红釉、黄釉、绿釉、黑釉、蓝釉、白釉等。清雍正一朝,能烧制出多达57种釉彩,其中单色釉达37种,可见当时的盛况。下面就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几种主要的雍正单色釉瓷器作一简介。

1.清雍正 祭红釉盘

清雍正 祭红釉盘

这件祭红釉盘高4.6、口径20、底径13.2厘米,1959年北京故宫调拨。釉色纯正浓重,口沿由于修胎精细规整呈一圈自然的白釉边,俗称“灯草口”,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子双行款。

一般来讲,铜红料稍有不慎,其表面呈色就会出现深浅不一的差异,成品率极低。一般是帝王祭礼器用色,故名“祭红”。这件祭红釉盘不仅造型规整,釉色鲜亮,而且口沿与底足的处理具有典型的雍正官窑的特征,可以说是一件标准的雍正官窑单色釉瓷器精品。

2.清雍正 仿汝青瓷扁瓶

清雍正 仿汝青瓷扁瓶

这件仿汝青瓷扁瓶高32、口径8.5、底16.5厘米,1963年购买。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器型端庄秀美,器身通体施仿汝釉,工艺考究。

仿汝釉明代宣德开始仿制,清代雍正时复烧,胎釉质地远在宣德仿制之上。雍正仿汝釉,仅指釉面而已。

3.清雍正 冬青釉八宝碗

清雍正 冬青釉八宝碗

碗高8.5、口径22.5、底径9.4厘米。器内外施冬青色釉,色彩柔和。器底有“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外围双圈。

青釉瓷器是清代非常流行的瓷器品种,由于颜色深浅不同,又有粉青、冬青、豆青三种不同的色调。以微量铁为呈色剂的青釉,是我国最古老的色釉。但如果从工艺技术上看,青釉器要到清代雍正才算成熟。因为,只有在雍正时才能达到相同器物其色泽能保持一致的高成品率。

4.清雍正 祭蓝釉盘

清雍正 祭蓝釉盘

盘高3.6、口径16.5厘米。口沿有自然形成的一道白釉,俗称“灯草口”。外底中央有双蓝圈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通体施祭蓝釉,釉层肥厚,纯正饱满。

祭蓝,因为色泽深沉,被用来作为祭器的釉色,也叫霁青。其特点是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一致,呈色稳定。高温蓝釉创烧于元代的景德镇,入明以后,特别在宣德时期祭蓝器烧造较多。与霁红,甜白同为上品。雍正时的瓷器,蓝釉和红釉同样名贵。此为雍正蓝釉瓷器中的精品。

5.清雍正 粉青日月罐

清雍正 粉青日月罐

罐高21.5、口径9.3、底径8.8厘米。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通体施粉青釉,上腹部突起对称月牙形耳装饰。此类器形出现于康熙朝,器形敦拙,多见官窑霁红和豆青釉品种。

粉青为青釉中最淡者。雍正窑的粉青釉器,多为小巧玲珑的文案雅玩,或是造型优美的立件赏器。因这种色釉器易于仿制,故传世的雍正粉青釉器中赝品甚多,大部分是民国时仿制。

6.清雍正 白釉网络尊

清雍正 白釉网络尊

网络尊,因腹部有凸起的网络纹而得名,网络尊清代旧称为“络子尊”。多为粉青釉、冬青釉、白釉品种。

此件白釉网络尊高28.5、口径6.8、底径8.5厘米,釉色浓淡层次更加丰富,器型清秀隽永。是雍正朝比较典型的器物,为雍正朝单色釉名贵品种。

7.清雍正 茶叶末釉瓶

清雍正 茶叶末釉瓶

此瓶高20、口径7.6、腹径12.9、底径7.5厘米,1953年入藏,东北博物馆拨入。器身青中偏黄且有点点星星的如同茶叶末的釉色,古朴且典雅。

茶叶末釉因颇似茶叶细末而得名,它与鳝鱼青釉通称 “厂官釉”,均为高温釉。雍正朝的茶叶末釉器中常见的以各式瓶、尊、壶类的陈设器为主。该瓶造型精巧玲珑,高雅灵秀,耐人寻味,令人赞叹。

8.清雍正 黄釉暗花盘

清雍正 黄釉暗花盘

雍正朝的黄釉呈色最为成功,色调鲜明无瑕疵,当时黄釉器由于色泽不同,有浇黄、柠檬黄等称号。

浇黄釉创烧于明宣德,又称之为“娇黄”、“鸡油黄”。柠檬黄又称淡黄,乃雍正时创烧,是一种比浇黄釉更为浅淡的中温釉,其釉色为黄中偏带青绿色,属雍正窑粉色釉系列中的另一名贵品种。柠檬黄釉烧造不易,故多为精巧的杯碗盘碟。

吉林省博物院所收藏的此盘口径15.7、底径9.9厘米,为传世品。底白釉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清代后宫所用的瓷器数量、花纹以及釉色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件雍正官窑黄釉盘正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一个例证。

9.清雍正 珊瑚红釉碗

清雍正 珊瑚红釉碗

红釉碗高4.4、口径9.9、底径3.8厘米,传世品。底足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珊瑚红釉是一种低温铁红釉,始于康熙盛于雍、乾两朝。从康熙开始烧制的单色釉珊瑚红器,到雍正时工艺已十分成熟,一般多为瓶尊等立件赏器,惟传世品很少,非常珍贵。此碗洁白精细、釉色红中闪黄、尤为罕见。

10.清雍正 秋葵绿釉碗

清雍正 秋葵绿釉碗

绿釉碗高4.4、口径9.9、底径3.8厘米,传世品。底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三行楷书款,外围双圈。

秋葵绿釉是雍正窑烧制的绿釉新品种。釉色于淡黄釉里微微发青绿,宛如绿松石。雍正之后就已停烧,传世数量极少,价昂难得。

11.清雍正 仿哥釉辅首弦纹大瓶

清雍正 仿哥釉辅首弦纹大瓶

瓶高61、口径21.5、底径27厘米。足内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

自明代起,哥窑已被定为宋代名窑,而且当作重要收藏对象。清代仿制哥釉器物始自雍正时期,釉色有灰、灰褐、灰白、灰黄、黄色、粉青等,而且黑色的胎质反映在口、足部,亦有“紫口铁足”的特点。

原文作者:高雪

文章来源:《收藏家》2017年6月刊《吉林省博物院藏雍正单色釉瓷器》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