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山西乡宁县有一处名叫华灵庙的地方。站在这里左边为汾城平原,右边为新绛平原。扼守着乡宁县的门户。在庙前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这样一行文字“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题字人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那么为什么会立这么一块碑呢?在这里又发生过什么壮烈的殉国故事呢?

华灵庙原名华林庙,1942年6月8日汾城方面新窑洞一带西犯的日军,午夜时分开始向华林庙发起猛烈攻击。华林庙扼守着一条小路是进山的唯一通道,也是乡宁山里中国军队的唯一补给通道,因此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至关重要。

阎锡山手下的37师3团2营便驻守在这里。面对日军进攻,中国军队一面固守阻击,另决定派出有力部队对日军进行敌后突袭。这时候7连连长彭永祥毫不犹豫的站来出来,决定率队对日军实施几乎有去无回的突袭任务。

彭连长带领部下共30名壮士从背后对日军实施突袭,冲入敌阵,与日军展开了血肉搏杀。因双方绞杀在了一起,日军的火炮也就失去了威力,中日两军只能靠手中的刺刀和枪械见高低。但对于彭连长他们突袭小队来说,处于敌众我寡的态势。见此情景,彭连长对突击队员们高呼“我们要做活炸弹!”

什么是”活炸弹“呢?就是要求战士们都腰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彭连长与部下30人,均作为”活炸弹“分队行动,设法靠近日军后实施攻击。除一个6人小组被日军发觉后开枪打死或重伤外,其余24人都得以靠近日军。

随着彭连长一声高喊”活炸弹,拉线!“24名壮士均拉响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24壮士以自己的壮烈殉国,造成日军死伤过半,最终不得不从华林庙向高庄村逃窜。

阎锡山在接到华林庙30壮士壮烈殉国的报告后,向上级进行了呈报,并通令要求将华林庙改称华灵庙,以此来纪念30壮士。

1942年7月4日,阎锡山在吉县克难坡发表了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经过的讲话,指出二十四壮士“系身之死,换得国家民族某一事之胜利与成功。”

1945年6月8日,阎锡山撰写了华灵庙二十四壮士殉国纪念碑文,以纪念殉国壮士惊天动地的英勇之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