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从北到南,从实习生到创业家,从“乐百购”到“嘉宜海鲈+三品渔翁”,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感受最深切,魏宝明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创业没有一蹴而就,摸着石头过河才能有所成长。

  

  ▲广州三品渔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品渔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珠海嘉业水产有限公司-嘉宜海鲈营销中心创始人 魏宝明

  南下穿州过省 从实习生到创业者

  魏宝明是陕西人,毕业不久就来到了广东工作、生活,一眨眼就已经过去20多年,忆起当年青春年少,各种画面仿佛还发生在昨天。

  “毕业之后参加了西安电子企业的实习,刚好碰上国家为了支援深圳建设,就将主营汽车收音机和卡带的军转民生产线放在深圳发展,我们几个实习生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被‘抓’去了深圳。”回想起第一次来到南方的那天,魏宝明不由自主地回忆道:“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早上7点的飞机,西安的天一片灰蒙蒙,零下4℃,绵绵细雨夹着零星小雪,穿着厚厚的毛大衣和重重的皮靴就踏上了去往广东之路。两个半小时后到达了广州白云机场,听着飞机播报员说:广州欢迎你,现在地面25摄氏度,再看着窗外一片绿色,鲜花满地,下了飞机,感受这温度,不禁感到周围的环境特别舒服,因为从小到大无论是读书还是生活都在北方,没想过还有这么好的地方,这也是广东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漂亮美丽。”

  来到深圳以后,因为专科主修的是无线电,于是就进了一家深圳的电子厂工作。到了1995年,当看到深圳在快速崛起,魏宝明陷入了思考,想到如果继续呆在工厂,会慢慢与外界隔绝,与社会脱节,于是下定决心要走出去,跳出这个围墙。离开深圳后去了中国的花城——广州,待在一线城市瞬间让人意识到社会发展飞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不久之后就应聘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从基础的学起,逐渐熟悉电脑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后来公司也跟上时代一步一步地升级变化,这时候,他开始接触到互联网。

  一路向南又来到了顺德。“2002年3月15日,那天乐从罗浮宫正式开业,我所在的公司主要负责国际家具博览中心这个项目的电子商务宣传和推广,一个展会下来有500多个家具企业都签了意向书,还记下了联系方式,满载而归。当时乐从政府也将家具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家具质检中心委托公司负责。

  但工作5年之后发现人生走到了一个瓶颈,公司的每个岗位基本上都轮了一遍,感觉也是时候要换个新环境,是时候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用魏宝明的话来说,人生再不趁年轻“折腾”一下,一晃就晃过去了。他还对年龄所应肩负的责任分了界限:25岁以前啥都不用说,让干啥就干啥,25岁到35岁需要在大企业里面学习和成长,为35岁之后积累更好的经历和阅历,才好发展自己的事业。

  2006年,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创业,与当年一起实习的同伴合伙开始筹备“乐百购”,一个家具的出口平台,2007年正式启用,还开创了一个十国语言的自动翻译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将家具专业词汇的十国语言翻译输入系统,生成数据库,受到各大家具企业欢迎。2009年就带着项目参加了第二届创业顺德大赛,还成功闯进24强。

  危机中求生 转型中成长

  2008年下半年遇上了美国金融危机,很多企业不得不转型,“我们也受到了影响,幸好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家具企业资源,主动找到我们帮他们做策划,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将家具从外销转向内销,利用在顺联工作时学会的招商运营方法,再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使那些企业快速走出困境,由此开始接触到餐饮行业。”在这之后,魏宝明和他的合伙人着手进行了调整,创立“嘉宜海鲈、三品渔翁”,针对不同的侧重点,发现新的商机而成立不同的公司,至今10年都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升级进步。

  2010年,国内餐饮市场发展非常火爆,大众化消费在不断增加,比起800-1000平方米的店铺,100-200平方米的小型餐厅更吸引消费者,而且这种规模更易管理,更易复制。发现了这个商机的他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动,加上有了一定的客户群体,源源不断有企业向他们提供自己的资源,希望能有不一样的合作机会。在这陆续合作中又发现了产品比项目更好做,虽然拿下一个项目收益大,但时间成本也大,周期长,至少要花上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而且往往变化不如计划,最惨就是当万事俱备之时,却被甲方公司因各种原因解约,但产品一经工业化标准生产,很快就能推出,走上快车道。

  刚接触嘉宜海鲈产品的时候,魏宝明和他的伙伴们还是借助自身优势,利用互联网推广,但发现餐饮在线上的经营尚未成熟,于是转向线下开店。目前在全国已经有50多个城市开设了“嘉宜海鲈”的配送中心,合作供应的餐饮酒楼包括香港在内也有8000多家,以售卖海鲈鱼为主,2017年的销售达到1.1亿,今年估计能突破1.3亿。

  能有今天的成就 创业顺德助我成长了很多

  聊起创业顺德给魏宝明带来了什么,从他脸上就能感受到,当年参赛的情景难以忘记。

  经过一轮激烈的比拼,顺利晋级了24强,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挑战,他印象最深刻,也是领悟最多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经营模拟,也就是现实社会的缩小版,采用沙盘的模式进行演练,分组分配角色,扮演公司的各种岗位,对职能的摸索中慢慢学习到,一家公司的运转无论少了其中哪一个岗位都可能导致整个生产滞后,透过现象更是看到了本质“企业管理中资金流的重要性:不在于产品卖多少钱,而在于资金周转率有多快”,另一个环节更是令他受益匪浅。

  从室内走出户外,展开了三天两夜的荒岛生存大战。队与队之间通过各种小游戏进行你争我夺,每个游戏他都担任队长的角色,灵活变通游戏规则,逆向思考,合理分工,带着队员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赢下了两场比赛。正是这些小游戏启发了他走出不一样的创业之路。

  要说通过那次大赛收获了什么,魏宝明说“不只是当时取得的成果,更是一种个人能力的成长,锻炼了我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提高了学习能力,用锐眼分析市场痛点的能力,应变能力和读懂规则的能力。”每个市场都有它的规则,发现并抓住当中的商机,然后全力以赴。就拿现在经营的“嘉宜海鲈+三品渔翁”举例,如果采用传统的食品供应模式,从工厂处理之后送到大批发商,然后送到省级批发商,接着送到市级批发商,再送到区域批发商,最后才到餐厅,每一层的毛利都很少,而且花费时间长,食物的新鲜度也难以保证,既然要这么复杂,反正最终目的地都是一样的,那不如自己来包揽中间的所有环节,直供餐饮店,虽然运作的过程很艰难,成本不菲,但获得的却是接二连三的客户资源,现在公司具有自建的养殖基地、水产加工、海捕鱼船、销售公司、冷链配送等一条龙产业集团。若仅看眼前利益,反而会因小失大。

  要想创业 最核心的就是人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总有那么一些人或某件事会带来非同寻常的影响,或积极,或负面,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对于魏宝明而言,他的创业路上,又是谁发挥着如此大的魅力。

  他告诉我们,一共有两种人,一种是“坏人”,是对我们打击的人,受到挫折的时候使人进步更快,越是恶劣的情况更能刺激和鞭策我们迎难而上,相反温水煮青蛙,就会慢慢失去对新境况的适应能力,对市场的敏锐度也日渐被舒服的环境削弱。另一种是“好人”,支持我们的贵人和团队中的战友,大伙们热情投入,积极付出得到点赞和认同,客户对我们是无限信赖,无疑就是一种鼓励,始终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创业就是人生的挑战,自身条件提高了,自然而然就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向你靠拢,慢慢就会组建成团队,同声同气才会形成执行力,碰撞出好的点子就共同进退,不时回过头看看,总结反省再提升,重装上阵,反反复复,这过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才,即便资金足够充足,项目足够吸引,缺少有能力的人最终也不能成事。”

  结 语

  以过来人的身份,魏宝明认为刚开始创业可以先加盟发展成熟和成功的大企业,做上2-3年,掌握了管理公司的基本信息,再创办公司就很快上道了。不要局限自己跟风做看似容易赚钱的行业,越容易的事最难做,因为经不起竞争,起步时看着简单但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就很快被淘汰。谨记三切:切勿好高骛远,切勿原地打转,切勿小富则安。

  ▼ 详情关注创业顺德微信公众号 ▼ 顺创汇丨嘉宜海鲈 三品渔翁:创业就是人生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