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双语交替吟唱爱情故事,这出创新音乐剧刷新成都观众观剧体验

“一座山,山两边,爱悄悄地降临。山没有距离,爱悄悄地相遇……”中国西部大凉山的彝族,美国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原住民族,不同的空间有着共同的故事。

今晚(8月31日),中美双语音乐剧《当爱/Flood in the Valley》在金沙剧场拉开帷幕。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等也到场观演。

耳目一新

极具挑战和创新的形式的演出

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剧演出,中美两国的演员,两种语言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舞台上的剧情没有交集,而是艺术形式的交集,极具挑战和创新的形式。观众的观演体验,也耳目一新。

今晚7时30分,漆黑的舞台一片寂静。随着音乐的响起,灯光逐渐把每位演员的脸庞照亮,有黄皮肤的中国演员,有白皮肤、黑皮肤的美国演员,这样的搭配,让不少现场观众都觉得很新鲜。

而当演员们放声高歌时,中英文交替演唱,醒目而没有丝毫杂乱。接下来的108分钟,来自中国两国的演员,讲述了各自国家不同的爱情故事。

成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舞台上的8位中美演员,扮演了很多角色。舞台上的道具相对简单,都是用木头造的楼梯、板凳。但是通过演员们之间巧妙地组合,一会儿变成呼啸的火车,一会儿变成飞流直下的瀑布,一会儿变成陡峭危险的悬崖,充满着无尽的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都是由舞台上的乐队现场伴奏,将流行音乐和彝族传统山歌融合在一起,分外好听。

历经4年酝酿

音乐无国界

“似乎舞台上有两个故事在交错进行,其实我们仅仅是用了两种语言,讲述那个亘古不变的爱的主题罢了。”中方艺术总监、著名剧作家李亭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李亭透露,这部音乐剧历经4年的酝酿和碰撞。

2014年,美国外百老汇导演、毕业于耶鲁大学东亚系的Michael Leibenluft(中文名李迈)到上海戏剧学院读研究生,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他,期望与中国的戏剧人合作,当时正逢李亭创作的民族歌剧《彝红》亮相舞台,这个两国艺术家合作项目由此促成。

在排练期间,中美艺术家虽然有语言障碍,但是音乐、肢体的表达达到了共同的戏剧呈现,“在排练场,来自纽约的职业演员非常专业,彝族演员非常本色,演员们具备念唱做打、说学逗唱的本领来横贯中西。”

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是序曲和尾声的联合交叉创作,彝族原生态民歌哭嫁歌和美国黑人灵歌交替出现,充分体现了世界音乐无国界的特点,中方音乐总监刘党庆透露:“我和美方作曲家可以不需要任何的语言沟通,在创作序曲时,他弹键盘,我来吟唱,这样旋律和和声,就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据悉,该剧在明日(9月1日)还将在成都演出两场,9月4日和5日晚将在北京天桥中心演出两场。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任宏伟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唐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