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资管新规即日起正式实施。那么,在这其中,给银行理财方面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作为投资者又会受到哪些影响?

一、90天内理财产品停售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规定封闭式资管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中期限3个月及以内的理财产品都会逐渐停售并消失。

据悉,银行理财产品中,期限在90天内的理财产品的占比为40%,这比例是非常高的,且由于这些理财产品的封闭期较短,收益也较可观,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的首选之一。如今有了这项规定后,部分银行已开始做调整,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逐渐降至30%以内,且把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从5.2个月拉长到了6.5个月。

二、不再保本保收益

此次新规有一项重要内容:打破刚性兑付,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而这项规定,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已被重点提及,可见其重要性。

据了解,从去年年底开始,银行就开始根据这项规定做相应调整。如今的银行理财产品已主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两种,规定中所提到的保本保收益产品基本没有了。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还想使自己的资金实现保本保收益怎么办?那就只能选择银行的储蓄存款和大额存单了。

三、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

资管新规规定,理财产品全部实施净值化管理。这项规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银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封闭式、有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往后,这些理财产品都要向净值化转型。

那么,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影响大吗?

净值型理财产品类似于开放型基金,为开放式、非保本的收益型理财产品。举个例子,假设你在购买这款产品的净值为1,到了下一个开放日,若净值变为1.4,则你赚了1.4—1=0.4;反之,若净值变为0.7,则你亏了0.7—1=0.3。这就是净值型产品,产品收益不固定,但会定期披露(一般来说,银行会根据协议,在日、周、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净值),且由于挂钩不同市场,收益受行情影响较大。

事实上,2017年全年,净值型理财产品1183款,相比2016年同比增长56.27%,但是仅占银行理财产品总量的0.6%,传统理财产品依然占据主流。

某股份制银行支行理财经理表示:净值型理财产品与传统理财产品相比,无固定收益,风险系数也相对较高。故大部分客户对这种理财产品的兴致都不是很高,他们更愿意购买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但如今,出了这项新规,不论是银行还是投资者,都不得不接受。

总的来说,每次出台新的资管规定对银行的理财产品影响都很大。今后,银行不能做承诺保本保收益和销售90天内理财产品等事项。随着资管业务政策的逐渐规范,30万亿规模的银行理财,恐怕要变天了。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