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谷幽香一马啸

千载莲花三趣谈


清代蜀中三才子李调元7岁即能属对吟诗。所作《疏雨滴梧桐》云:“浮云来万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一时传抄乡里,被誉为“神童”,特别擅长作对联。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由吏部文选司主事迁考功司员外郎,办事刚正,人称“铁员外”。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话说李调元在游历瞿塘峡白帝城时,曾来到了鹤峰乡,在夜宿“新店子”的时候,半夜不闻鸡叫,却听见了数声“烈马嘶叫”,李调元好奇,起床一看,窗外数百人的骡马队伍从此经过,却不见有“马”,更觉奇怪。就跟随骡马队一起行走,在与一个骡马夫交流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这里有一个“盐茶古道”必经之地,叫做“马叫槽”,半夜三更的时候,这一带所有的鸡都不敢鸣叫,只有这里的马儿来担任“鸣钟计时”的责任。马叫槽,是一个小山谷盆地,盆地中长满了野生的莲花。骡马队经过此处时,都要给骡马和挑夫吃大量的“莲子”,以预防在路途上生病,因为山高路遥,悬崖绝壁,一旦生病,就只能“死路一条”。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李调元听了介绍,一想,这个“马叫槽”与象棋“马卧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是不是有什么渊源呢?于是就一直跟着骡马队前行。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天亮时分,骡马队到达马叫槽,挑夫、背夫、骡马都各自忙着去找“莲子”吃去了。只有李调元不慌不忙的在“谷”中度歩。当他走到山边时,在万丈悬崖之上,有一山峰,圆圆的山顶,一轮红红的太阳从一座庙宇的檐顶升起,阳光温柔的散满整个山谷,这时,骡马队已经开始了新的征程,马叫声停止,开始有了鸡鸣狗叫之声。李调元急切的爬上山顶,只见一座庙宇,门楼上书写着“朝阳观”三字,庙内三进三出的大弄堂格局,只是年久失修,稍显衰败破旧而已,正神殿上供着“朝阳真人”塑像。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前来接待的老道士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李调元自报“家门”后,这老道士得知今天接待了一位“当代名人”,就把他请入道长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老道长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老道长这才说出原委。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老道长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大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道士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说:此地马叫槽,却开满荷花,何不更名为“荷花池”,于是,他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画上荷花和尚画”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当时的长老道士刚要提问,我们是道观怎么是和尚画呢,唐伯虎就说:“天机不可泄露,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此乃天机。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能与几百年前的江南才子进行“神交”,并用“对联”过招,对李调元来说也是幸事,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老道士说:“大师,请借墨砚一用!”老道士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书临汉帖翰林书。”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老道士,一听连连称绝,那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这时,一个小道童提着一桶水(给他们洗手用的),早上的太阳光照射在桶水之上,波光粼粼,反射的光让小道童睁不开眼睛。道童走到他们身边,看了看李调元题写的下联,说道:“施主,刚才我提水进来,偶得一上联,不知可否请教”。李调元回头望了望小道士,回道“愿闻其详”,小道士随口说出:朝阳观上观朝阳。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李调元听罢,正要立即对出,反而欲言又止,陷入了沉思之中,看似简单的一幅对联,其“朝”“观”二字各有读音,读音不同,字意不同,“词性”也各不相同,且“朝阳”一词可“静”可“动”,让此联更是难上加难。李调元一生,对联无数,所留下的千古奇联也很多,在朝阳观盘桓数日,苦思觅想,怎么也对不出这小道士之上联,只好失落而去,却在奉节县南岸都里一甲的朝阳观上却留下了他终生遗憾。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李调元离开后,一直沿着河流上行,一直到了湖北建施。在那里,他住在一个“程氏驿馆”中,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在建施也有一个“朝阳观”,在奉节的朝阳观所留下的遗憾,他还耿耿于怀。于是,李调元又去游览了建施“朝阳观”,希望能够找到灵感,对出这“朝阳观上观朝阳”的下联。可李调元依然失望而归,返程时,他在那座朝阳观上留下了这个“朝阳观上观朝阳”的上联,希望有后来之人能帮他对上此联。(备注:此联至今仍刻在建施朝阳观,没有得到最佳下联)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李调元,闷闷不乐的回到了“程氏驿站”。这程掌柜是当地富豪,娶了几个老婆都没有生育孩子,曾经对着大山许愿,恳求送子观音给他恩赐一个儿子。后来在他年近五旬的时候,小妾才给她生了一个儿子,刚好五岁。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当代名士李调元,游宿在“程家”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很多有钱人,都带着自己的儿子前来拜师,都被李调元巧妙的拒绝。只有这程掌柜带着儿子前来拜师的时候,李调元问他:“是否按照当初的许愿去给观音菩萨还愿”。程掌柜不好意思的回答:“忘记了,没有还愿”。李调元说:“要让我收你儿子为学生,有一个条件,你可答应”。程掌柜即刻回道:“别说一个条件,就算十个条件,我也答应”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李调元说:要你的儿子真正成才,你必须先还所许诺的菩萨愿,在四川夔州府奉节县南岸都里一甲有一个开满莲花的马叫槽,那儿有一个观音洞,洞外山峰上也有一座朝阳观,你去烧香以后要重新设立香位……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多年以后,程掌柜费了很多劲才在偏远的夔府奉邑南岸都里的马叫槽找到观音洞和朝阳观,并出资扩建了朝阳观,设香位并亲笔题字立了碑。文化大革命期间,朝阳观被毁坏了,朝阳真人的雕像与碑铭尚存。近年来,当地莲花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群众自发出资恢复了一个简易粗陋的朝阳观,只是有迹可循而已,与现今恩施朝阳观香火相比,相差甚远。

你知道多少?才子李调元在夔州的那点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