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明代承恩寺中出土500多年前的酒,一共10坛,专家说坏了

文 | 韦爵爷

由于古人有向死而生的情节,于是喜欢在墓里放一些生前喜欢的东西,除了金银玉器,最常见的要属酒了。正因为如此,考古学家经常会在陵墓中国发现许多封存多年的酒,都说酒是越久越香,越久越淳,但是几百甚至几千年前埋藏的酒还能喝吗?今天小编就来聊聊这个出土的酒。

考古专家就曾经在一座叫承恩寺的明朝寺庙中挖出了十个酒坛,令人惊奇的是,酒坛里居然还装满了白酒,并且香味四溢,这些封存了五百多年的白酒,怎么还是如此浓香?难道酒真的是埋得越久越好喝吗?不过,专家却说了,这些酒不能喝。

当时出土酒这件事非常罕见,还被报纸进行了追踪报道,其中便特意介绍了这十坛酒。据报纸的报道,这些酒是在寺庙的一个不易发现的深坑中被发现的,发现时这十个高约四十厘米的酒坛子井然有序地叠放堆在一起。开始的时候,考古人员以为里面肯定都是空罐子,因为即使埋之前的确装满了酒,但已经过了五百多年也应该干了吧。

令人震惊的是,当他们一一打开酒盖子时,整个考古工地瞬间飘满了浓郁的香味,附近的工作人员纷纷闻香而来,甚至有馋嘴的酒鬼想当场喝一口,但是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寺庙里怎么会埋着这么多的酒呢?一般生前爱好喝酒的人死后随葬几坛酒才是正常情况吧,但这酒在寺庙应该算是违禁品啊。

这要从承恩寺的建造说起,原来,这里是明朝的一位大太监退老还乡后修建的,它位于南京三山街附近,当年来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传教士就曾住在这里。2006年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对此地进行考古挖掘时,曾出土了一些皇家的日常用品和一块太监奉旨回乡的石碑。另外,在寺庙周边还挖掘出了两条路,路边有建造房屋地基的痕迹,于是专家大胆推测,当年寺庙旁边很可能是条繁荣的商业街,而这十坛酒很有可能是当时的某些卖酒的店家埋在这里的。

从酿酒专家那里了解到,这几坛酒的酿酒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他们都是采用红曲酿制白酒,它稳定性极好,且不会轻易腐烂,也不会轻易氧化,而且保存时间很久。这就是为什么五百年了这酒一直如此香气扑鼻的原因,这其实是发酵用的曲散发出来的香味。

酿酒专家还说了,即使再过几百年,这股香气可能也不会消失。而考古专家们则认为,这些酒虽然依旧酒香浓郁,而且看似清冽,但是毕竟在地下埋了这么多年,因有些坛子已经变形了,肯定已经有水渗入,加上一些泥土也混入了进去,所以这些酒已经坏了,不能喝了。

真是太可惜,还没喝到过封存五百年的酒呢,相信很多馋酒的人都想喝一喝,但是还是听专家的话吧,万一喝出个好歹,可是得不偿失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