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是个技术活,有一些善于总结的前辈就将自己的养殖经验总结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语,以便于一些刚入行的新人可以尽早熟悉养猪行业,“冷出来的副猪,打出来的链球,捂出来的呼吸道”就是一句经典的经验总结,这句话指出了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呼吸道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原因。

冷出来的副猪

副猪嗜血杆菌不同于一般致病菌,即使在猪体内检测到该菌也无法证明猪群感染了副猪嗜血杆菌,因为研究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健康猪体内携带副猪嗜血杆菌,这也为猪群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埋下了伏笔。

当猪群受到寒冷应激时,比如冬季断奶仔猪从温暖的产房转入温度偏低的保育舍,受自身发育条件的影响,突降的温度仔猪的呼吸道无法适应,呼吸道免疫屏障就会受损,而仔猪体内多数又含有副猪嗜血杆菌,此时该菌就会很容易穿过呼吸道免疫屏障导致猪群发病。除了寒冷刺激,蓝耳、圆环、流感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也会导致仔猪的免疫屏障受损而引起副猪发病。

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

根据副猪的发病原因,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减弱断奶时的寒冷应激。这就要求保育舍的温度比产房温度高2℃,达到30℃左右。

2、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按时肌注疫苗,7日龄支原体、14日龄圆环、21日龄蓝耳。

3、加强通风,保证空气质量。尤其是冬季门窗关闭更应加强通风,防止有害气体含量超标。

4、药物防控。仔猪每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粉400g、板蓝根颗粒1公斤、恩诺沙星1公斤,连用7-10天时间。

打出来的链球

打出来的链球菌泛指的是各种可以给仔猪造成外伤的事情。链球菌属于环境中的常在菌,一旦仔猪受到外伤伤害就容易感染。比如仔猪之间互相打斗、剪牙断尾、打针等造成的外伤。此外,蓝耳、圆环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也会加大链球菌病的发病概率。

若是猪场内关节肿大、脑炎、突然倒地、急性死亡的病猪比较多,猪场老板就要考虑是链球菌的问题了。而且这种猪场多是剪牙、断尾、去势等操作不规范,比如剪牙不平整伤及口腔黏膜,断尾、去势时未做好消毒工作。

链球菌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脐后应在脐带缺口处进行碘伏消毒。仔猪可使用小钢锯代替剪牙钳进行剪牙,不会形成毛刺伤及口腔黏膜。小猪断尾和去势后也应及时消毒,防止感染。

2、药物防控。若是猪场内链球菌发病率比较高,可考虑在每吨仔猪饲料中加入1公斤黄连解毒散+500g复方阿莫西林+1公斤硫酸新霉素。

捂出来的呼吸道

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最关键的不是使用什么药物,使用什么疫苗,而是舍内优质的空气质量。捂出来的呼吸道指的就是为了猪舍内保温而忽视了空气流通,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和粉尘含量超标。有害气体会持续刺激呼吸道粘膜导致呼吸道纤毛被破坏,而粉尘就是各种病原的载体,会将病原携带进入仔猪体内,导致仔猪发病。

如何做到通风和保温并重:

推荐使用通风带,根据猪舍面积拉上数条通风带,通过通风带的出风孔持续往猪舍内供应新鲜空气,而且因为通风带的送风量不大对舍温温度影响不大,如此就可以做到通风和保温并重。若再配合在猪舍顶部加装自动排风扇,通过外面空气流动带动排风扇转动,将舍内有害气体抽出舍外效果更佳。

文/果然悠

想了解最新猪价行情,玉米、豆粕价格行情,欢迎关注果然悠微头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