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外借二室新书架(I287.4),欢迎借阅

内容简介:

.《开满秘密的花园》着重讲述青春期孩子性别意识的觉醒和对自己性别身份的认同,以及异性、同性偶像和家长对他们成长的作用和影响。通过细腻的笔法将各种人生命题和哲学思考融入作品中,拓展视野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是关注少儿成长的少儿题材的优秀通俗读物。

· 作者 ·

殷健灵,中国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人物,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现为《新民晚报》主任编辑。

18岁在《少年文艺》(上海)发表处女作,从此与儿童文学结缘。以青少年文学创作为主。写作体裁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

曾获冰心图书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巨人”中长篇小说奖、台湾“好书大家读”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第四届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儿童文学》首届十大青年金作家等。

并获2013和2014年度国际林格伦纪念奖(世界最大儿童文学奖)提名。

精彩书摘:

瑞秋忽然觉得无趣,做什么都无趣。上学无趣,看闲书无趣,逛街无趣,和班上的女生们聊天也无趣。就连她最喜欢上的英语课,也不像从前那样充满期待、兴致勃勃。

她把这一切写在日记里。她讨厌自己这种意兴阑珊的状态,却又不知如何摆脱。一个星期前,副班长莫子雯随父母去美国上学了。临走前,请几个要好的同学去家里,说是要把大家的声音和形象用摄像机录下来,留作纪念。瑞秋是受邀的同学之一,除了她,还有雁南、笑笑、学习委员哈海光等八个人。

哈海光是男生里的佼佼者,不但是运动健将,化学和物理竞赛都在市里得过奖。他还擅长演讲和辩论,有他在的场合,肯定不会冷清。

莫子雯让大家轮流对着摄像机说临别留言。大家嘻嘻哈哈地推托了一番,还是像模像样地说了起来。

“子雯,我一直觉得你的性格很独立、很阳光,我很喜欢这样的你,希望你前途似锦,梦想成真。”雁南爽快地开了头。

然后,按照顺时针方向轮下来,大家都说了一些鼓励和惜别的话。

轮到哈海光了。他清了清嗓子说:“在女生里面,我最欣赏两个人,一个是你……”

雁南掐断他的话,问:“另一个呢?”

“我这是在对莫子雯说话呢,另一个不重要。”哈海光说。

“既然说了,就把话说全吧。”莫子雯笑嘻嘻地说。

“好吧。”哈海光接着说,“另一个是瑞秋。”

瑞秋脸红了。

“但是,你和瑞秋很不同。你像夏日的太阳,你的热情能照亮身边的人;瑞秋却像秋冬的月亮,清冷的,说真的,男生们都有点儿‘怕’她哦……”

瑞秋有些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

倒是雁南出来打圆场:“哈海光是在婉转地夸你呢。”

雁南这么一说,让瑞秋更加不自在起来。轮到她留言时,也说得磕磕巴巴,重录了两遍,才算通过。

从莫子雯家回来,瑞秋的心情就莫名地糟糕起来。说不清为什么,是因为好友的离开让她徒增伤感,还是因为哈海光有些奇怪的话触动了她呢?时常地,瑞秋就会陷入那些乱麻一般的情绪里。轮到高老师在校门口值勤的日子,她也不再“轻咬嘴唇”了,但依然不敢与高老师正视,仿佛正视了,就会被老师看穿了心事。

可是,瑞秋却分明享受着这些乱糟糟的心绪。它让她的生活充盈而丰富,曲折痛苦却又美好。她把那些心绪变成句子,一股脑儿倾泻在日记本里。日记,是她的情绪释放处,也是一处秘密花园。没有人能够涉足,不管这个人是谁。 可是,偏偏,有人涉足了它。

这天放学回来,瑞秋便敏感地发现抽屉被打开过了。书桌抽屉的钥匙只有瑞秋有,妈妈当着她的面把另一把备用钥匙扔进了垃圾桶,以证明对女儿足够的信任。可是,今天的抽屉却有些异样,关闭的抽屉缝里,露出一角白纸。也就是说,有人在关抽屉的时候,不小心把里面的纸夹在缝隙里了。瑞秋肯定,这不是自己做的。那么是谁做的呢?

瑞秋吓得一激灵。赶紧打开抽屉,从底层摸出日记本,翻开。她小心地掀到夹了头发的那一页——头发不见了,而在页面的右下角,她发现了一处呈菊花状散开的褶皱。她马上联想到妈妈翻报纸的习惯,妈妈常会无意识地用手指来抓报纸,而不是小心地翻页。

瑞秋脑子里一片空白,她抱着日记本冲出自己的房间,朝着厨房里正在切菜的妈妈锐声叫道:“骗子!还说信任我!谁让你偷看我的日记的!”

妈妈被她尖利的声音和愤怒的模样吓到了,转过身,半张着嘴,不知道怎么回答她。

但瑞秋根本不需要妈妈解释。她三下五除二,把手里的日记本狠狠地撕成两半,再撕,再撕,然后重重地扔到地上。一边撕,一边泪流满面。

全都给看到了。她在想。

就像赤裸了身子被展览了。她屈辱地想。

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馆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