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霞

香港曝出HPV疫苗“水货”事件,到今天已经整整一个月。我的观察是,港府主管部门的调查,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投诉的内地客人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陷入混乱和纠结中的内地民众,难以数计:自己以前打过的疫苗,有没有问题?还没有打完的疫苗,要不要继续?而备受信任冲击的香港医药界,早已传言四起、人心惶惶。

这里面的内情显然相当复杂,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特别是“水货”从何而来?为什么能长期畅通无阻?其中潜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条甚至腐败?这里面曲折迂回,恐怕水很深。一个例证就是,去年就已经有医生了解到,市面上出现可能的“假货”疫苗,还有人向海关投诉,但都无疾而终。如果普通医生都能看到的问题,卫生主管部门却一直无知无觉。岂不是咄咄怪事!

「慢点•观察」“水货”疫苗掀开冰山一角,香港正在失去什么?

曾几何时,这个国际化的法制城市里,最基本的健康安全,都成了问题。香港最引以为豪的诚信市场,为什么不断出现声誉危机?领先世界的行政高效是否已经失灵?在奶粉和补品爆出假冒伪劣丑闻后,“水货”疫苗再发警告,香港会不会失去最宝贵的传统和优势?

1、各方质疑:香港领先世界的行政高效为何失灵了?

首先一点,本该在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拨乱反正的管理部门——香港卫生署,至今无人出面回应公众,令人失望。就在这次疫苗水货丑闻爆发之初,就有港媒报道,过去的一段时间,卫生署不断接到内地客人的举报和投诉,却一直不理不睬。甚至有卫生署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应说,私人诊所的疫苗,不归他们管。而事实上,尽管私人诊所的疫苗是自行采购,但是采购的渠道是否合法合规,正是卫生署监管的职责所在。而等到丑闻全面爆发后,卫生署仍不能给出清晰的响应和处理,可谓失察又失职。

这样的行政部门,你能不能接受?

香港民建联公开要求香港卫生署加强执法。上周五对外发布疫苗事件最新消息的,其实是香港立法会两位民建联的议员蒋丽芸和葛珮帆,她们一直在跟踪事件。仅仅在最近的两周,她们就收到500多件内地女士对于疫苗的投诉,涉及20家诊所。

「慢点•观察」“水货”疫苗掀开冰山一角,香港正在失去什么?

而在两位议员的问责和要求下,卫生署才向她们透露,不排除部分诊所或中心有水货疫苗,目前正在追查相关疫苗源头,其中是否有非法行为,以及是否有医生涉及操守问题。而实际上,这些所谓要追查的问题,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已经掌握和曝光了部分真凭实据,而卫生署却还在原地打转。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监管部门的反应速度和调查的深度。

我注意到,尽管已经明确,部分私人诊所的入货量和服务量不成正比,疫苗来路不明,香港卫生署却没有任何具体应对措施,只是建议说:消费者可以寻找信誉好、规模大的诊所接种剩余疫苗。接种者可以要求诊所职员出示证明文件,证明疫苗为香港注册药物。如有接种者怀疑疫苗来路不明,应及时向卫生署举报。

这三条所谓的建议,可谓相当地官僚,变相地就是要内地客人,自己去监管私人诊所。而这样的建议,可行性几乎没有,其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第一,内地客人并不熟悉香港的情况,也并非医药卫生方面的专业人员,若不良诊所存心欺瞒,客人要搞清楚疫苗真伪、是否在香港注册,恐怕并非易事。

第二,内地客人来港讨说法,成本高昂。有受访的内地客人表示,曾经去过卫生署、海关和医委会等政府部门投诉,有的要求他们要坐飞机来,宣誓证明所提供的材料正确无误。他们因此要放下工作,搭上大把的时间和金钱,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么高的投诉成本,有多少人能够承受?

第三,现在不少人已经注射了疑似水货疫苗,如何处置?可能对身体有那些伤害?有没有检测和补救办法?还有一些已经打完一针或者两针的接种者,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因为HPV九价疫苗,需要在六个月到一年内,打完三针。现在到底是继续打完,还是重新打三针?对此,卫生署没有明确的说法和交代。如果事件拖延下去,受损失的内地客人,恐怕越来越多。

「慢点•观察」“水货”疫苗掀开冰山一角,香港正在失去什么?

专业人士什么意见?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接种疫苗者如果有怀疑,可以在完成注射3针子宫颈癌疫苗后,抽血验HPV抗体水平,如果显示有抗体,表明疫苗是有效的。但如果其中1针失效,就可能要重打3针。他同时也提醒,疫苗保护不是百分百,打完3剂疫苗后,只有九成人可制造抗体。

2、内地民众赴港医疗,为什么最基本的健康安全,都成了问题?

被揭露的香港私人诊所,其实行径已经相当出格。他们用医疗美容机构的招牌,只收内地客人,只接受现金;客人想带走针剂包装盒,诊所职员就会恶言相向,声称“特首也不能拿走”;客人想核对疫苗的编号,诊所职员就谩骂和驱赶,甚至威胁举报的内地客人。

而这些恶劣的态度、遮遮掩掩的做法,显然是因为从营业者到医生,都知道自己在干不合法的事,心虚!更离谱的是,在生产九价疫苗的美国药厂发出正式声明,揭穿水货疫苗的来路不正之后,有私人医生居然还辩称,水货疫苗并不是假疫苗。这样的认知和态度,已经失去了医生的底线。

实际上,疫苗的运输和储藏,有非常严格的温度要求和技术标准。即使是正品,也可能因运送和贮存不当而失效。由于水货疫苗并非通过正规渠道,所以质量问题隐患更大。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表示,作为香港从业医生如此缺乏常识,敷衍客人,已经严重违反了医疗从业者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如果不严惩,将难以挽回香港医疗的形象。

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大部分内地客人,都去私人诊所打疫苗?公立医疗机构应该更靠谱呀。实际上,这也是香港特色。

「慢点•观察」“水货”疫苗掀开冰山一角,香港正在失去什么?

香港医疗是公营,私营机构并存的双重体制,而公立机构会首先保证服务本地市民,赴港打疫苗的内地客人,不一定能预约到,因此主要会选择私人医疗机构。香港对私人医疗机构也有严格的监管制度。所有私家诊所和医院都受卫生署监管,都必须在香港医务委员会注册。

另一方面,在香港,由于私立机构的医生收入更高,不少医生获得行医执照后会自行执业。根据卫生署的数据,香港有近半数的医生,在私人医疗机构工作,医生也可自己注册诊所。而由于香港房价高,这些诊所多藏身于写字楼内,甚至形成了香港特色的“诊所楼”。这次爆出水货疫苗丑闻的环亚体检集团,就在佐敦嘉宾商业大厦内,这里集中了超过150家私人诊所。

在香港,私人医生若被发现使用水货疫苗,不仅要被吊销执照,而且还要面临刑事犯罪的指控。不过,有钱使得鬼推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如果监管措施不到位,必然会产生铤而走险者。如今看来,要将不良诊所和医生绳之以法,过程会相当曲折。

香港的疫苗市场有多大?

有媒体报道说,每年有两百万内地民众赴港打疫苗。两百万!这个看起来很夸张的数据,有边检的公开数据为证。2018年访港的内地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赴港的主要目的有三项:购物、打针(HPV疫苗)、买保险。而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香港HPV疫苗的中介广告,告诉你这个市场有多火爆!

HPV疫苗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大概率预防癌症的疫苗,主要是针对女性发病率高居第二位的宫颈癌等疾病。在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后,近几年来成为疫苗界的“网红”,世界各国的不少女性趋之若鹜。但是这款疫苗的升级版——九价HPV疫苗,却在全球多地都出现了短缺的问题。因为HPV疫苗的培养需要时间,生产周期在三个月以上,而随着美国和澳大利亚将HPV九价疫苗,列为免费接种的公共福利项目,需求量猛增。“网红”疫苗僧多粥少,中国内地更是一针难求。在深圳,自去年11月起由“抢号预约”改为“摇号预约”,首期摇号共95111名有效申请者,仅1305名申请者中签,差不多一百位申请,只有1人能打九价疫苗。

「慢点•观察」“水货”疫苗掀开冰山一角,香港正在失去什么?

香港正在失去最宝贵的声誉和形象?

供不应求,加上行政监管不力、行业自律变弱,就会有人浑水摸鱼。偶然爆发的香港水货疫苗事件,其实蕴含着某种必然因素。如果连最基本的健康安全,都成了问题,也就意味着,在法制传统上,原本作为内地楷模的香港,正在失去最宝贵的声誉和形象。这恐怕是各方都必须正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