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什么是阳气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阳气对身体的作用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人身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如太阳不能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阳气失其运行,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所以人的阳气也应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人若受到寒邪侵袭,阳气就会立即奋起抗争,保护机体。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如受到暑邪侵袭,则汗多烦躁,甚则喘促,或神昏、谵语,身体发高热,像炭火烧灼一样,汗出,高热才能退去。如受到湿邪侵袭,则可见头部像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会造成拘挛,弛纵会造成痿弱。若受到风邪侵袭,则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养阳小方法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1. 最简单: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2. 最省钱:按4穴

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增强体质,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特别适合老年人。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① 风池穴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酸痛等症状。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之间陷窝中,与耳垂齐平。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② 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临床用于治疗怕冷、尿频、小腹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位置:位于小腹正中,肚脐眼下三寸,即用自己的手横着量,四根横指处就是。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③ 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眼花、耳鸣等症状。

位置:位于腰背部,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与前面腹部面的肚脐眼平齐。

什么是阳气?两招快速养阳!

④ 劳宫穴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胸闷、心悸、手掌多汗等症状。

位置: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中指尖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