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中国海军两艘战舰,从三亚某军港起航,赴印尼龙目岛参加“科摩多-2018”多国联演。

  此次亮相印尼的两艘战舰,分别是导弹驱逐舰“长沙”舰和导弹护卫舰“柳州”舰。其中,“长沙”舰可谓是正当红的明星舰。在4月12日,中国海军在南海由48艘战舰举行的“阅舰式”上,“长沙舰”作为指挥舰和检阅舰,搭载着领导人,见证了中国海军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大阅兵。如今,“长沙”舰批好“征衣”跨出国门,展示中国海军近年来建设的成就,可谓继续书写着辉煌。

  其实,这艘舷号为173的“长沙”舰,是中国052D型驱逐舰,已经是第三代以“长沙”命名的战舰了。在此之前,第二代“长沙”舰是舷号161的旅大I级驱逐舰。如今,这艘战舰早已退出中国海军的现役,成为北海舰队试验大队靶船。这两艘战舰,虽然建造年代不同,战舰性能不同,但是都属于中国国产驱逐舰。而第一代“长沙”舰,则是一艘不折不扣的“外国货”。

  第一代“长沙”舰原为日本的一艘海防舰。海防舰主要指一种简化了工艺和武装以大量生产,担任巡逻和护航任务的小舰艇,在二战期间日本共建造了171艘海防舰。其中的二型(丁型)战舰没有舰名,全部以偶数编号来命名,“长沙”舰的前身就是编号为海防198号的海防舰。该舰长69.54米,宽8.62米,吃水3.05米,满载排水量740吨;武备为2座单装10年式120毫米L/45高炮,2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2座单装九六式25毫米高炮,1门80毫米迫击炮;由于日本柴油机生产数量不足,所以该舰的主机为2座舰本式蒸汽轮机,动力为2500马力,最大航速17.5节,续航力为4500海里/14节。

  这艘由日本三菱工厂建造的战舰,竣工时已经是1944年12月27日。所以,直到战争结束之时,这艘战舰都没有经过打的战火洗礼,较为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战后,由于苏联一再要求“瓜分”日本联合舰队,于是盟军为了保持内部“和谐”,所以盟军总部最终决定由美、英、苏、中四国以抽签的方式,将日本旧海军中的小型舰艇进行了分割。当时的中国海军上校马德建抽中四组签中最好的一支,共获得34艘舰艇。其中拆除了武器的118号海防舰,也位列其中,当时的编号为“接12”。

  这批战舰在来到中国之后,当时的国民党将“接12”,于1948年6月26日由交教育部转交给国立海事学校作为练习船。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该舰在上海被解放军俘获编入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改名为“长沙”舰舷号216,成为人民海军早期的一艘护卫舰。作为一艘训练舰,“长沙”舰早已被拆除了武备。为了能让其恢复作战能力,新中国海军为其加装了苏式武器,安装2座100毫米舰炮和6座37毫米高炮。经过重新武装,“长沙”舰成为新中国海军中少有的“大舰”。为保卫中国海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作为二战时期的“简配”货,这艘战舰在新中国海军服役了20余年后,就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而且改造的余地也不大。于是这艘战舰在1971年就不再承担作战任务,而是被改装成靶舰。该舰在1975年6月作为242号潜艇靶标舰,被其发射的鱼雷直接命中,但没有沉没。后来该舰继续为其他舰艇和海军航空兵充当实弹训练的目标,在经历了枪林弹雨之后,1982年,该舰中最终沉没于大海。

  如今,当第三代“长沙”舰名扬天下之际,前往别忘记了之前的那些为保卫中国海疆做出过贡献的“前辈”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