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式坦克基础上进行深度改进,使其作战性能发生跃迁。真正开创“魔改"坦克先河的是以色列。

从建国次日的1948年5月15日起,以色列就开始和阿拉伯国家打起了大规模坦克战,这一打就是半个多世纪。在修理和改装各种老式坦克的过程中,以色列不仅建立了坦克工业,还成为世界上一个不可小觑的坦克制造强国。不过,在以色列装甲部队初创时期却是靠以从其它国家走私或盗窃的方式弄来的二手老坦克起家的。成立于1948年7月的以色列第一个坦克营,就是由从捷克军火黑市上高价买来的10辆法制“霍奇基斯”H39轻型坦克和英军遗弃的2辆克伦威尔、1辆“谢尔曼”组成的。但是,想要用这13辆老旧坦克和周围阿拉伯国家对抗,对于刚组建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来说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所以,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刚结束,以色列就开始了扩建装甲部队,并且从全世界收集各种可用的老旧坦克。

以色列“魔改”坦克装甲车

安装AMX-13炮塔的M50

第一种成为以色列魔改目标的是二战中产量最大坦克之一的美制M4“谢尔曼”坦克。在1948年7月,以色列就从意大利买了约100辆 “谢尔曼”坦克,不过这批“谢尔曼”坦克没有武器。后来以色列从瑞士买来一批二战德军普遍装备的75毫米坦克炮修复了这批“谢尔曼”中状况较好的6辆,并将它们投入使用。当时,以色列唯一可以获得现代化武器的西方大国来源只有法国,以色列从法国采购了大批AMX-13,用AMX-13上的75毫米主炮改装火力不足的老“谢尔曼”,这就是第一款被称为“超级谢尔曼”的M50。进入50年代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开始大量装备先进的苏制T-54/55中型坦克,甚至还装备了“斯大林”3重型坦克。于是,以色列又找到了老朋友法国。当时,法国正在全力研制AMX-30中型坦克,以色列看中了其装备的105毫米线膛炮。此外,以色列还为“谢尔曼”换装了美国康明斯公司338千瓦柴油机。升级后的M51称其为“超级谢尔曼”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了。

以色列装甲部队在初建时期,除了谢尔曼”,还从西方国家先后购买了包括美制M48、M60,英制“百夫长”主战坦克在内的超过2 500辆各型坦克。但是,这些“万国造”的坦克技术性能和武器装备参差不齐,别说打仗,光操作就已经麻烦重重。

以色列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和西方国家的先进子系统对这些坦克进行彻底的改造升级。其中,以色列对多达1 100辆英制“百夫长”主战坦克的改造就相当成功,使其成为在“梅卡瓦”主战坦克服役之前以色列装甲兵最喜欢的主战坦克。以色列首先就将全部“百夫长”的主炮换成了英制105毫米L7A1线膛炮,用750马力柴油机替换其原有的650马力汽油机,同时换装了新的传动装置和操纵系统。

以色列“魔改”坦克装甲车

装法制105毫米炮的M51超级谢尔曼

对于同属战后第一代坦克的美制M48,以军也将其升级到战后第二代坦克的水平,经过改装后,其战术技术性能达到了M60主战坦克的水平。

采用统一标准的技术对不同坦克进行改装无疑是以色列装甲部队战斗力的保障,即使是缴获自阿拉伯军队的数百辆苏制T-54/55中型坦克,以军也对其进行标准化改装。包括用英制105毫米火炮取代苏制100毫米火炮;用英制12.7毫米和7.62毫米机枪代替苏制机枪;用美制750马力发动机代替原有的苏制580马力发动机;加装了激光测距仪,改进了夜视器材。经过改装后的苏制坦克无论在机动性还是在火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以色列奇袭战的主力装备。

以色列大量装备的美制M113装甲车由于装甲太薄,根本无法抵御RPG7之类的轻型反坦克武器的攻击,于是,就出现了“阿奇扎里特”——这种非常以色列的步兵战车。它是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缴获的苏制T-55坦克基础上改装的一种重型步兵战车,改装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1987年,以色列将手中的400多辆T-54/55坦克中的约300辆改装成了“阿奇扎里特”。T-54/55原有的炮塔被拆除,炮塔空间改成了成员舱,同时大幅度加强车体四周的装甲,战斗全重达到44吨,比T-55还重近10吨,防护力有了极大提升。为弥补因此导致的单位功率偏低,使用了“梅卡瓦”坦克的650马力发动机,后来进一步采用了美制850马力柴油机和新型液力机械传动系统,这使该战车在巷战中获得了更好的机动性能。

以色列“魔改”坦克装甲车

用苏联T-54坦克改装的“阿奇扎里特”步兵战车

今天的以色列坦克工业之所以能够拥有亚洲和美洲不少忠实拥趸,甚至有一些前华约集团的国家也在寻求与它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以色列人这种在挖掘现役坦克潜力方面的特殊能力,很多改进方案还是直接来源于战场的实战经验。

▼欢迎购买《兵器知识》杂志获取更多详细内容▼

以色列“魔改”坦克装甲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