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男2女一同出发,开启同吃同睡的日子,飞机上就有了端倪

年年都过五一七,

和平年代结友谊。

遥想当年历生死,

相互惦念胜兄弟。

地震经历历历在,

多灾多难难难记。

如今又到纪念日,

喝点茶水下盘棋。

又到了5.17,松江省得天气突然变暖,这里就好像没有春天似的,路边的杏花已经开败,而丁香开的正艳,浓浓的香气被初夏的暖风送到滨州市的每个角落,直沁入每个人的心底。

今天格外晴朗,蓝蓝天空中镶嵌着几缕粗线条的白云,显得天空异常高远。

妒忌她俩早早收工,带着两个下属洪亮和我,赶到小弯街上“麒麟阁”中的一间包房中。

本以为来的够早的了,可是推开门一看,屋内已经到了三位,其中两人正在下着象棋,还有一位在旁边说:“胡老师,你得好好看看,危险。”

胡老师道:“坏全啊!你还是年轻啊,危险的不是我。”

说完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背起手,踱着四方步,走到墙壁挂的一副画边,点点头说道:“这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果然是范增的,好画,好画啊!”

只见在棋盘前面的坐着一高大中年男子,左手食指和中间夹着根香烟,一缕袅袅的青烟婀娜的向空中飘去,长长的烟灰已经占了整根烟的一半,右手轻轻地敲着玛瑙做的棋子,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棋盘,眉头紧锁。

洪亮轻轻地走到近前,注视了棋盘好半天:“领队,你看这招,先炮拨边,他一定是上将,咱就出军,局势逆转……”

“好棋,洪亮。”被称作领队的人道。“洪亮啊,你们几个怎么才来啊,你要是再晚点来,胡老师估计就得把这范增的画顺走了。”

我们七个人,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雷打不动聚会的日子,因为从那年的这一天开始我们成了生死之交!

华夏的那一年让每一个国人难忘,因为那年奥运会在华夏帝都成功的召开,让国人很提气,可那离我有些远,只是在电视上的感受。

但这届盛会召开之前,有一件事,国人更难忘。

5.12,那是山河垂泪的日子,作为医生的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铺天盖地的报道让华夏的每个人心向巴蜀!

蜀地以汶川和北川为中心,发生了八级的地震,山崩地裂,墙倾家毁,幸存的人们痛不欲生,当时的华夏动员举国之力救援灾区。

我和其他六人作为松江省医大附属二院的代表,在震后的第五天奔赴灾区!

可能七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全华夏有多少医院,就有多少个七人,千里驰援,共度时艰。

我们七个那时都还是医生,四个肾内的:领队,胡老师加妒忌,三个ICU的:曲坏亮。

妒忌就是那时我给小纪和老杜起的,而曲坏亮却是妒忌给我们三个人取得名字,每人名字里取一个字。

因为这我经常笑话坏全和洪亮“你看咱三,就我有姓,而你俩只有个名,我真可怜你俩,这无性的生活是咋熬的。”

当地震的消息刚刚传出的时候,每天看到官方报道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多,余震发生频繁,我们科的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如果灾区需要,我们都会义无反顾的奔向蜀地。

我们医院也给相关科室进行了动员和基本的培训,但开始出现在灾区只是武警官兵和附近省份医院的医生,同时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人们:有有组织的,也有志愿者纷纷向巴蜀进发。

在每一天的关注中我们发现,由于地震导致的挤压伤越来越多,危重患者和肾衰的伤员不断的与日俱增。

5月17日,那天是周六,我们的领队正在陪伴刚刚做完手术的老父亲。

在床头的他对父亲说:“爸,这回该轮到我们了,我估计就在这两天,我就得出发了。”

病榻中的老父亲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孩子,去吧,这是你该做的,注意安全。”

5月17日中午,松江省紧急通知:全省涉及到的医院和医生一个小时后到机场集合。

当时胡老师和坏全下夜班刚到家,小纪在陪孩子玩,老杜在给老公准备出国的衣物,洪亮陪媳妇逛街,我在科里值班。

本来定的不是我去,由于科里已经有两个人去了,还有一个在外地赶不回来。

我们主任波波老师电话中说:“老曲,还要一个人去……”

没等他说完下面的话,我就说:“主任我去,估计这回你又得向麻醉科求援了,你都成光杆司令了,你来给我顶班。”

我穿着一件白服,给家里打了电话后,十分钟后带着我唯一的行李——听诊器到了机场。

滨州机场成了我们七个第一次相互见面的地方。

松江省第一批抗震人员共69人坐上去巴蜀的飞机。

各个医院的医生相互之间都不认识,我们七个虽然是一个医院的,两个科室之间也不是都见过,更谈不上熟悉了。

但洪亮是我大学同学,见我只穿了件白服,对我说:“老曲啊!我看你这不是去救灾,你这是想到灾区扫货吧?”。

我故作轻松的说:“我这是来去无牵过,再说院里不是给咱们准备包了吗?”

洪亮笑道:“你把医院当媳妇了,他还给你准备裤衩啊?”

这时候一个长的肉肉的小女子凑了过来说道:“老曲别担心,有困难和姐说,不就是内衣吗,我和小纪带的多,免费还管够。”

她旁边的一个身材高挑,齐腰长发的女子也不吱声,只是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露出坏坏的笑容。

同时坏全道:“对,老曲,你看人家都不嫌弃你,你说你上穿比基尼,下穿丁字裤,身披这白服,灾区人民无论受多重的伤也都能跑出来,一睹你芳容,他们伤马上好,我们的任务圆满完成。”。

这时年龄最长的胡老师在前排回过头来说道:“老杜,小纪你俩就别聊斥这三个小伙了,小心下面的日子噢!灾区的条件一定不好,估计有个睡觉的地方就不错了,万一挤到一起睡,你们说老曲穿那点衣服多方便。”

……

就在我们大家其乐融融时候,领队一句话没说,只是坐在座位上思考着什么,不时的掏出笔写着。

从此我们一行七人踏上了灾区的土地,共同见证了一幕幕满目疮痍,共同经历了一场场生离死别,共同克服了一个个艰难困苦,同时结下了一辈子珍惜并珍藏的情谊。

以下几章都是医生在抗震救灾时的经历,刚出发时每个人故作轻松,但隐隐能感觉到对未知风险的担心和义无反顾的前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