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这个词成为当下非常热门的词汇,是人们对心目中爱慕、崇拜的女人表达的一种称谓。殊不知,女神二字由来却是十分久远的,它来自遥远的神话传说。

在中国神话仙话史上,出现了大量的女神的传说。比如炼石补天的女娲、女仙之首的王母、奔月的嫦娥、不老的麻姑、洛水的湘夫人,乃至佛教中的观音菩萨。都可谓是人们心目中的女神。

不过,对中国文化、民俗、宗教有着深远影响的只有她们三个,她们是中国神话中的真正三大女神,她们是九天玄女、碧霞元君和天后妈祖。

image.png

(女战神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

在三大女神中的九天玄女出现的最早,但是她在民间的地位并不突出,可能跟她的职能有关。她不是保护世人和祝福世人的女神,她是一位正义、应命的司战女神。和老百姓不会直接接触,而是接触影响天下大势的天命之人。

“天命玄鸟,将而生商”,这是《诗经》里的《商颂》中的一句,是殷商后人祭祀祖先的诗歌,基本意思是玄帝命玄鸟生下了商的始祖契,建立了商王朝。所以,商代以玄鸟作为图腾。

后玄鸟演变成半人半鸟的神,称玄女,住九天之上,故又称九天玄女。

image.png

(九天玄女授黄帝天书)

据说,黄帝与蚩尤战,久战不胜,归于太山,遇到一神女,神女乘丹凤、御景云,身穿九色彩翠衣。黄帝稽首叩拜,神女曰:“吾乃九天玄女也,子欲何问?”意思就是说,我是九天玄女,你想问什么我都告诉你。黄帝就说:“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黄帝的意思就说,我想要战无不胜,应该怎么做?玄女当下便授予黄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和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这就是我们常常提及到的《天书》。

果然,黄帝得兵符和天书,大战蚩尤于逐鹿,彻底打败了蚩尤。在后世之中每逢战乱和时代更替的时民间总要九天玄女授天书的故事,传闻,黄帝命其宰相风后把天书演绎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后来经过周朝姜太公、汉代黄石公,在传给张子房,张子房把它精简之后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奇门遁甲》,而九天玄女成了正义的女战神形象,载入了道教的神仙班列,保佑人间的女英雄。

image.png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号圣帝之女,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山东的读者应该很熟悉),在中国北方备受崇敬。传闻,泰山娘娘乃是东岳大帝的女儿,还有一种说法是汉代一女叫石玉叶,入泰山修道,三年丹成,依于泰山,世霞灵响。

她之所以备受信奉,是因为泰山娘娘乃是专司使妇女多子,又是保护儿童之神。是送子观音和床头婆婆职能的总和,备受古代妇女的信奉。到了近代的时候,碧霞元君已经不仅仅在泰山建立祀庙,而且流传到各地。

值得一说的是,天后妈祖和碧霞元君被称之为南北女神。

image.png

(妈祖神像)

天后妈祖

妈祖,是三大女神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妈祖文化遍布世界各地,特别在我国的福建、台湾沿海一带,香火十分鼎盛。清康熙亲自册封妈祖为天后,她是著名的航海保护神,又兼司送子娘娘之职,在民间沿海有着广泛的信仰。

image.png

(妈祖巡海图)

相传,妈祖是宋代人,祖籍福建莆田嵋州屿,父林愿是个巡检,妈祖叫林默,生来不啼哭,故取名林默。周岁的时候就看到诸神,长大后又预知祸福的能力。后来,自己的哥哥们出海遭遇风暴,妈祖元神出窍救了众人。死后,常显灵迹,保护海上的渔民和航海者。

image.png

(刘涛饰演的妈祖)

妈祖文化现在成为联结台湾与大陆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纽带,现代人以妈祖为原型还拍摄了一部歌颂妈祖的电视剧《妈祖》,有刘涛主演妈祖,播出后反响很大,获得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