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作者:前方记者

2018年4月20日,第十四届中国西部卒中介入会议(WSIC2018),第十四届中国西部脑血管病学习班在重庆丽笙世嘉酒店进行。来自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的蔡学礼教授结合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阐述了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的背景及意义。

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由于慢性颅内动脉闭塞引起的TIA发作及脑梗死等缺血性卒中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而此类患者因颅内低灌注,卒中再发的风险大大提高,仅靠规范的药物治疗,患者还是会频发后循环缺血症状,如眩晕、视物模糊和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肢体无力、麻木等高级皮层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鉴于椎动脉闭塞的高发病率和后循环缺血症状,既往研究中有椎动脉闭塞再通报道,也证实了技术的可行性。

针对该项治疗手段的适应症,主要需要评估以下二点

✤(1)患者侧枝循环建立不够充分,患者仍有缺血症状或新的脑血管病事件发生。

✤(2)需判断靶血管有无再通可能。

同时,指出椎动脉闭塞再通给患者带来的收益一方面可以大大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可降低因低灌注造成的再次脑梗塞风险。当然,椎动脉闭塞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开通失败、再灌注损伤、栓子脱落栓塞、动脉夹层、导丝穿破血管等并发症。

简单介绍后,蔡学礼教授与大家分享了4个典型病例,造影结果提示椎动脉次全闭塞,通过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再通椎动脉,从术后MRI及CTA结果可以看出良好的预后效果。并详细介绍了手术过程并说明了椎动脉闭塞再通的可行性。

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不过,该项治疗技术也存在操作难度及风险,对椎动脉闭塞性病变仍无有效治疗方式,虽然也可行支架植入术,因为术中无法辨识血管的走向,有可能导丝无法通过,导致介入治疗不成功,如反复尝试操作,还可能引起斑块脱落造成术中脑梗死等并发症。如果导丝探查过程中严重偏离闭塞段血管轴向则极易发生穿孔、夹层,球囊扩张时注意观察椎动脉分支分布情况,避免球囊扩张导致分支闭塞,导致缺血事件。开通过程中最关键和困难的是导丝通过解剖闭塞段。

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最后,总结了椎动脉闭塞再通的几个要点:

✤(1)选择合适的慢性血管闭塞的患者;

✤(2)慢性血管闭塞的血管再通是改善患者预后、预防再次卒中的有效途径;

✤(3)闭塞血管的再通风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高;

✤(4)慢性血管闭塞的血管再通治疗技术上可行,风险可控,获益较快;但尚需大样本研究及更长时间的随访来确认。

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总之,任何医疗技术都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改进。患者获益及风险后,对椎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再通治疗是目前最有效手段。

2018年WSIC西部卒中介入大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如同WSIC2018会议主题“不忘初心,大步前进“一样,神经介入,我们一直在路上!

大家都在看

学术快报|蔡学礼:椎动脉闭塞再通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颈动脉支架置入技术培训班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脑静脉及静脉窦病变诊断和治疗培训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