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历史上的明君,人们往往会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列为一档,从这四位皇帝的历史贡献来看,他们的确都配得上伟大之名,尤其是那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始皇”之名就已非其他三位所能比,不难看出,任何一位皇帝无论功绩有多么突出,在辈分上肯定是不如秦始皇的,但如果抛开辈分只谈功绩呢?其实所谓的汉武、唐宗、宋祖和秦始皇的共同点并不多,反倒是历史上有另外两位皇帝所为更像是秦始皇,不过比起与秦皇并列的那三位皇帝来说,这2位却不常被人赞赏,其中这第一位是经常被人们忽视,而那第二位更是被不少人视为昏君,其实那完全是电视剧的误导。

秦始皇很伟大,但此2帝不逊他,却很少被赞赏,其一还被视为昏君

(秦始皇雕像)

聊这2位之前,咱们不妨先看看秦始皇究竟有哪些功绩,比较细的就不深究了,只说那影响最大的几项。首先是统一六国,这是他被称为始皇帝最根本的原因,他第一次让华夏子民成了一家人,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举措皆是统一六国的产物;其次,他在统一六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皇帝与王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人裁决权,官吏也皆由皇帝任免,实行郡县制;第三,对外发动进攻,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扬我国威;第四,兴修水利,优化交通,比如灵渠、秦直道;第五则是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比较大的贡献即是这些,接着咱们再看看本文的两位主角做了些啥。

秦始皇很伟大,但此2帝不逊他,却很少被赞赏,其一还被视为昏君

(古代军队剧照)

说来这2人乃是一对父子,他们即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以及他儿子隋炀帝杨广,先说杨坚吧,隋文帝怎么说也是一位开国之君,然而隋朝前后不过37年,正因为存在的年限如此之短,让很多人都低估了隋文帝的贡献,再加上后续的唐朝又有“盛唐”之称,也难免对隋有所黑化,所以隋文帝并不常被人提及。

秦始皇很伟大,但此2帝不逊他,却很少被赞赏,其一还被视为昏君

(杨坚剧照)

然而隋文帝的历史功绩却真不亚于秦始皇(除了在“始”这个辈分上没得比),他与秦始皇一样,也是结束了一个乱世,让华夏大地重新成为一个整体;他确立了三生六部制;废除郡,只保留了州县两级,再次强化了皇权;修订《开皇律》,法制相对前朝更为完善;最重要的一点,他开始提出了科举制度,改变了只从豪强地主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让百姓阶层也有机会入朝为官。

咱们再看看第二位,隋文帝那“不争气”的儿子杨广,之所以把这“不争气”几个字打上引号是因为杨广其实还真挺争气的,后世人之所以觉得他是为昏君,那《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电视剧“功不可没”,在那里面杨广被黑化了太多,其实他这人还真是不输秦始皇,至少他是想把自己往秦始皇那个方向发展的,那么他都干了些啥呢?

第一,他开进士,他爹提出科举,他则是大力推行科举,真正让百姓阶层有了机会当官;第二,平定江南,也就是征伐内部地方势力;第三,三征高句丽,即讨伐外敌,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凭他御驾亲征的气魄来看,这可不是作秀,打出了气势;第四,兴修运河,巧了,这事秦始皇也干过。

秦始皇很伟大,但此2帝不逊他,却很少被赞赏,其一还被视为昏君

(隋炀帝剧照)

很多人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修大运河等举措是劳民伤财的,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双标,秦始皇修长城、击匈奴就是伟大,他不也劳民伤财了吗?人们美其名曰“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其实杨广做的事和他也差不多,而且他俩都属于步子迈得太大的那种,其实你看那修大运河的事不也是“功在千秋”吗?抛开有色眼镜看隋炀帝,其实也不输秦始皇啊,甚至他的文学造诣也挺高,堪称文豪级别,这点还胜过始皇帝呢。

所以隋文帝和隋炀帝这对父子完全是吃了“隋朝二世而亡”的亏(别扯后面那几个傀儡,早已名存实亡),你要说秦朝也二世而亡,然而秦始皇则是占了“始皇”之利,在这一点上就已经将了后世所有皇帝一军,还是那句话,始皇帝固然伟大,但隋文帝、隋炀帝也同样值得赞颂,尤其是那隋炀帝可冤了,明明也没少做贡献,咋就被污蔑成昏君了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