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北襄阳顾嘉蘅到南阳当知府,当时襄阳人和南阳正在人打官司争抢诸葛亮的里籍。顾知府既不愿得罪襄阳,又不能触怒南阳,真是两难的选择。后来他灵机一动,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置于武侯祠,暂且平息了这场纷争。

话说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以后,有关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的争论很激烈。这个问题反映了人们对于中西医相互区别的认识问题,值得一辩。目前对这一问题存在的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青蒿素是经过提纯的化学药,即属于西药,与中医没有半毛关系。毫无疑问,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不赞成中医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青蒿素是一种中药。不管怎么说,获奖人屠呦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而不是在西药研究机构工作;她的职称是中医的而不是西医的;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里面提取的,而不是在某种西药里面提取的;青蒿素的提取过程受到了中医书籍《肘后备急方》的启示,而不是什么西医书籍的启示。由此可见,青蒿素的确是一种中药,说青蒿素的发明与中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纯粹是颠倒黑白!

第三种观点:认为青蒿素是中西医结合药。根据第二种观点提供的事实,青蒿素是受到中医书籍的启发,由中医药科研人员,使用现代科学手段,在中药青蒿里提取的一种新药。它符合中医“辨病”思想和“通用方”理论,是中药;在化学结构上,青蒿素与西药的特征相一致,也是一种西药。更准确地说,青蒿素的问世是中西医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一种中西医结合药物。

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中医药的参与,就不会有青蒿素的产生!

(杏花岛作者王叔文,河北省赞皇县执业中医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