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各个医院的输液室人满为患,大家都习以为常。现在还有很多老一辈的家长,孩子一生病,就要求打针输液,理由是:见效快。

所以经常看到各医院的输液大厅吊瓶满挂。据统计,我国每人每年平均要输液8瓶,而国际人际数字仅为2.5-3.3瓶。可见我们是多么热衷于吊瓶输液。而这其中其实有7成事不必要的输液。在发达国家,输液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步措施。我国抗生素的使用,人均销量138克,是美国人均13克的10倍。我国每年有39万以上的人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而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60%左右是发生于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静脉输液是国际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而现实是:患者看疗效,医院下猛药。好在随着国家医改的进步,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一生病就想到输液的状况已经大有改观。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过度输液,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你知多少?

它会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力:像发烧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它有一个自愈的过程,如果滥输液,长此以往,人体自身的抵御能力降低,产生耐药性,甚至到“无药可用”。

损害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抗生素滥用除了造成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外,还可导致药物性肾损伤。

造成人体菌群失效:人体内正常的菌群保持着人体生态平衡和机体内环境稳定,而过度输液会导致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超级细菌”的出现就是一种们警告,一般的药物对其没有任何的杀伤作用,对疾病治疗带来难以想象的不良后果。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产生“恶性”药物不良反应:在用口服药的时候,消化道可以对能引起过敏的杂质进行消化,减少身体对其的其吸收,从而减少过敏的发生,而输液时这些物质却直接进入了血液,产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导致医源性感染:输液时穿透皮肤屏障,如果药液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针刺部位的皮肤未做好消毒等原因,病菌就会直接进入血液,引起局部发炎、败血症等医院性感染。

我国已经有多省发文,要求当地二级以上或三级以上医院停止门诊输液。截止到2015年,就已有460家医院禁止门诊输液。2019年,对于静脉输液的管控更加严格。除了门诊以外,更多基层医疗机构也被限制开展静脉输液。这53种常见病原则上不需要输液: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那么,是不是对输液从此就要敬而远之,谈之色变呢?当然不能一刀切。

这些情况还是需要静脉输液的:

人民日报: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它才最好的“药”,不用花钱!

最好的“药”是人体的自愈力。医学专家纪小龙说过:人体有三分之一的疾病可以自愈,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治愈,而另外的三分之一药物无能为力。而有研究发现:人体自身能够治愈60%至70%身体不适及疾病。所以要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让人体自带的“药方”效力更强。

与其生病后治病,不如健康时养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