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个尴尬的巷子叫摸乳巷

鹿港原本是河港,后来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加上先天河砂淤积问题日渐严重,最后终成废港。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印证了当年的盛况,而在港口和市街上,也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有着“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值得一去的地方有天后宫、金门馆、鹿港民俗文物馆、摸乳巷、瓮墙等等。这个靠海的地方,渔村遍布,民风古朴,至今仍散发着浓厚的台湾本土风情。以前的鹿港三不见看不见天:生意活络兴隆,为了终年可遮风避雨,街道上都搭上棚子。

看不见地:土地全铺满了红砖头,所以看不见泥土。看不见女人:绑小脚难于行,都待在闺房。现在的鹿港三多古迹多:昔日仅次于台南市的第二大城,所遗的古迹以清朝及日治时期为主。

鹿港的没落在清朝咸丰年间,随着河川淤积,船运盛况也已不在。日据时代新建的南北纵贯铁路也不经过鹿港,它的商业活动等于完全被基隆与高雄南北两大港口抢走。

待台湾经济起风的六、七十年代,鹿港因为破落也没什么变化,却也意外得保留了古风,直到罗大佑那首《鹿港小镇》才让台湾人重新发现鹿港这个地方。摸乳巷

摸乳巷,又名“君子巷”、“护胸巷”,是指一条位于台湾彰化县鹿港镇北街菜园路38号的防火巷。名字来历说法有两种:一说:男女在巷内相遇,女生需要护胸以便让男生通过,故名“护胸巷”,后演变为“摸乳巷”。

为什么起这样的名?他说有好多版本。

第一个带有神话色彩。

据说古时候这里的人们因渴望生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这巷道狭长幽暗,走起来犹如作梦一般,故又称为“梦麟巷”。

而台语“梦麟”的发音与“摸乳”相似,之后便流传为“摸乳巷”。

第二个关乎功能。

老汉说,他的先辈告诉他,这条巷子之所以那么窄小,主要是因为这里夏季多发台风,当地的住户为怕房屋被台风吹倒,尽量把房屋之间的间距留得窄一点。因为巷子太窄,只容一人通过,如果男女两人在这长长的巷道里相遇,就要胸贴胸地挤过去,如此而已。

第三个似乎也与功能有关。

那就是尽管它的最窄处还不到70公分,它毕竟还是房屋之间的隔火带,又称防火巷,本不打算成为公共通道。

但是,是条巷子就会有人行走,就会碰巧男女面对面,所以,“摸乳巷”还有别称,如“君子巷”、“护胸巷”。

但是广为人知的还是“摸乳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