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关股市的顶级论坛刚刚闭幕,九位权威人士把脉经济金融未来

今天,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资本市场与现代金融体系”。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重阳金融研究院和国融证券共同主办。部委领导、学界精英和行业领袖们汇聚一堂,共同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经验,为构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大国金融体系建言献策。部分观点非常精彩,与大家进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天的规模已经全球第二。我国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数量稳步增长,业绩持续改进,成为中国经济火车头,市值、总资产指标处于世界前列,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相当于同期全国GDP的一半,利润总额相当于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四成以上。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前进的动力,也是企业腾飞的翅膀。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2018年,我国股票市场有一个奇怪现象是国内投资者不敢买股票,国外投资者拼命买中国股票。要尽更大努力继续大量地引进国际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包括进入中国期货市场。2018年外资净流入A股资金达3000亿元,2109年外资流入预计还会增加,有望翻一番,达到6000亿元。我国新股上市首日有最高涨幅44%的涨停板限制,很不合理,个人建议取消。

这个事关股市的顶级论坛刚刚闭幕,九位权威人士把脉经济金融未来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2018年四季度和全年统计数据即将发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6.5%的增长率,对应增量约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世界上排第15位国家GDP总额。下一步,扩大居民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增进汽车、家电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扩展住房租赁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网上网下融合消费、个性化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构建具有大国金融特征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既顺应了历史的趋势,又有坚实起点和基础。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是透明的富有活力的资本市场,具有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特征。回顾过去4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趋势是朝着现代金融体系的方向在演变,这符合金融发展的规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当前经济形势条件下,强化逆周期调节时,要注意千万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只顾当前不计后果,不能只顾今天不顾明天,只管短期冲击忘记长期该做的事情。这是因为,不同于高速度增长阶段,如今中国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同于经济发展的旧常态,新发展理念不同于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需求侧管理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一会儿要打压股市,一会儿要抬高股市,我们都用这样一种方法监管吗?如果是违法的监管你就是坚决执法,如果人家不是违法,干嘛用很多带色彩的语言说?比如说“股市不欢迎野蛮人”,什么叫做野蛮人?不清楚,法律上不能界定。我们一会儿防止股市的“灰犀牛”,等会儿说我们要欢迎“独角兽”,你到自然界找独角兽和灰犀牛,你发现它是一种同样的动物。

这个事关股市的顶级论坛刚刚闭幕,九位权威人士把脉经济金融未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是离不开退市制度的,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违规的、质量差的上市公司,要被踢出局。只有将垃圾股淘汰出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才能得到把握。美国股市每年上市数量与退市数量基本相当,保持大体平衡,这种优胜劣汰保证了市场上交易的公司是优质的、新的,所谓流水不腐。我国目前还未将退市制度实施到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去杠杆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资产回报率。要注重投资质量与投资效率,要平衡好短期需求目标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目标,还要处理好预算软约束问题。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问题,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与质量整体偏低,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不足,导致投资效率下降。打破政府和国有企业预算的软约束,是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杠杆率的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关于2019年中国经济走向,我们达成了很多共识:第一个是今年经济会下滑,下行压力比较大;第二是下行中还面临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第三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做出调整。不过,也有很多分歧,第一个是经济回落的性质与幅度。有人认为我们目前这样的回落不用太害怕,为什么?因为是潜在GDP的回落,我们仍然在合理区间,由此有人主张财政赤字不宜突破3%。

这个事关股市的顶级论坛刚刚闭幕,九位权威人士把脉经济金融未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