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中国传奇职业拳手马一鸣高调发布挑战信,向日本“杂草拳王”木村翔宣战的新闻,成为了整个中国拳击圈的焦点事件,对于这位已经38岁的老拳手的亮剑精神,很多业内人士与拳迷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支持。但在“键盘侠”横行的网络平台世界里,总是不乏喜欢怒晒“智商优越感”的“有识之士”存在,将任何一件见仁见智的事,用自己狭隘偏激的思维进行解读。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日前,某自媒体作者在一篇专门质疑此事件的文章中,凭借一双“如炬慧眼”,将马一鸣的勇气,解读为“貌似替邹市明复仇却饱含反讽”,其思维之诡谲,观察角度之犀利,猜测方式之生硬,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首先,该作者所说的“貌似替邹市明复仇”,就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看法,纵观马一鸣整封挑战信,貌似挑战目的并非出于如此狭隘低层次的目的。正如该作者所言——“在当今中国拳击界,这第一大IP,显然仍非邹市明莫属”——,正因为如此,邹市明的失利,毫无疑问让很多对拳击并没有太多了解,甚至连业余、职业拳击都分不清的“非专业人士”,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拳击丧失了信心;更尴尬的现状是,在职业拳击运动历史积淀尚浅的中国,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恰恰是基数远大于“专业人士”的存在。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该作者言:“没人会因为邹市明的一场失利,而就否认其成就。”——姑且不论该句话中的语病,以及疑似刻意为邹市明洗地的目的,单从其表达的意思来说,这不是一句废话吗?在笔者身边,真的没人因为这场失利,就否认其成就,正因为他的成就太过显著,曾经的人设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太过突出,他的这次失利(以及失利后种种人设坍塌的表现),才真正让中国职业拳击水平的公信力,在“不懂行”的普通百姓心目中,达到了历史冰点。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因此,正如马一鸣挑战信中所言——“对你来讲,那是一场伟大的胜利,但却让很多人对中国拳击失去了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个对中国职业拳击有着强烈热爱的优秀拳手,对这种状况的无奈与渴望改变的决心,而不是“以那啥之心度那啥之腹”地进行恶意曲解,一厢情愿地用自己阴暗心理脑补出的“反之”,来将这样一句单纯对木村翔表现的尊敬,曲解成对邹市明的反讽。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被迫害妄想症已经不是什么无法治愈的精神疾病,但笔者惊奇地发现,该疾病已经有了升级衍生品种——替别人被迫害妄想症!该症状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用实例来表述:

——马一鸣的挑战信中,对邹市明的成就表示了高度肯定,甚至用“仰望”这样的词汇来表达敬意。但在该病症患者眼中,就是可以从马一鸣所说的——“在当今的中国职业拳击界,还有很多像你(木村翔)一样的‘杂草’拳手,他们没有耀眼的星光,但却有着超强的意志品质,对拳击有着不输给任何人的执着与热爱。——我就是这些人的其中一员。”——这样的话语中,自行脑补,去同邹市明输给木村翔后的哭诉、申诉上诉等行为联系到一起,并认为这是马一鸣的“话里有话”。

——马一鸣在挑战新的最后,向木村翔表示:“我知道,作为拳手我已经不再年轻,但中国拳击的尊严不容亵渎。我知道,作为男人胜利与失败都要坦然接受,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畏惧退缩。中国拳手的身躯可以被击倒,但中国拳手的意志永远挺立在拳台上。”这样的豪言道出了绝大多数中国拳手的心声,但在该篇质疑文章作者的“慧眼”看来,这依然是对邹市明的无情反讽,当真是人生无处不反讽,讽讽更健康。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这些“独树一帜”的思维模式,真的很难单纯用“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心态的理解,脑洞,有的时候是好东西,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愚者尖刀。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该篇质疑文章的最后,作者话锋突变,对马一鸣的挑战行为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对此,我愿意相信,这是出于真心、真情、真意的,毕竟,还无根据地去质疑、曲解别人的意思,不是人人都愿意做的。

马一鸣公开信挑战木村翔,戳到了哪些“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痛点?

格斗时代原创

文:拳事无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