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大痛点:房地产依赖、人才留不住、物价偏高

海南省长沈晓明直言海南三大痛点

第一个痛点是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

长期以来海南养成了或者培育成了一个以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房地产一业独大,2017年房地产税收占49%,投资占了51%,今年通过调控现在税收占到了42.7%,这个还是直接税收,还不包括房地产拉动的其他的税收收入。房地产其实是一个好东西,产业链拉动了建筑、消费、家用电器等产业的发展,房子卖少之后家电马上下来了,统计数据里面看得非常非常清楚的。房子一限购家电下来了,房地产拉动金融,海南的银行就是靠房地产吃饭的,房地产调控银行就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房地产确实是一件好东西,房地产好在是简单,它就是卖地没有技术含量,不需要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所以说房地产不限制,大家都会去做房地产。所以这一个问题导致了我们长期以来海南房地产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房地产要消耗土地我们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消耗,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千方百计减少房地产对于经济的依赖,不能无休止的再去大量搞房地产,不搞房地产搞什么?

海南发展以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现在海南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是不容易,有几个不容易,第一个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改变不容易。第二,光是少造房子还不能完成转型,比方说海南房子不造了海南所有的银行它的产品都要换了,银行也要转型,我们马路旁边的门店装修建材要关门,这个房地产的转型一看产业转型问题,其实全社会转型难度不小,另外还要承受经济的下跌,就是因为土地不卖了投资一定下来,房地产不卖了GDP一定下来,房地产不买了,税收50%来自于房地产。经济数字一定会下来。

第二个痛点是人才短缺的问题。

海南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另外海南的人才不断的外流,举一个例子,去年高考前五百名的考生都去哪了?理科考生没有一个留在海南读大学。文科考生当中五百个两个留在海南,一个396名、一个400多名,说明海南外面人才少,而且里面自己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也到外面去了。

为什么外面的人不进来,甚至海南出去读大学的人回来也很少,海南的就业面太窄了,好多行业在海南没有就业的机会,所以孩子的就业选择面就很窄,海南最优秀的孩子去北上广深就业了。

第三个的痛点是物价偏高的问题。

海南的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在全国中等偏下,但是物价水平是在全国稳定的高居榜首,基本上最近几年当中海南的物价都是全国名列前三位的,对于老百姓就很不公平。从网上看,抱怨海南物价贵通常不是海南人通常是过冬的外地人,他们对于物价敏感,因为他们来的城市没有那么贵。海南菜价最高的是夏天,因为海南太热了夏天太长了,所以夏天海南能够种的蔬菜品种很少,常规的蔬菜都要岛外运进来,物流是推高物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南的三大痛点,这三大痛点解决了,海南有无比光明的前景,因为海南确实是好地方这个地方确实太好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