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不断威胁退出伊核协议。他认为伊核协议有“灾难性的缺陷”,并向国会和欧洲盟友施压迫使其同意修改协议条款,增加限制伊朗发展弹道导弹等内容。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最后一次”延长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制裁豁免期,他将5月12日定为修改伊核协议的最后期限,并扬言如果届时没有令他满意的修改方案,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

伊朗总统鲁哈尼21日表示,即使美国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经济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据称他近日主导推动的国内货币市场改革就是为了应对美国可能重启对伊制裁而做的准备。其实除了经济牌,鲁哈尼还有军事牌可打。伊朗是目前为止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弹道导弹的三个第三世界国家之一,这是这三国中与西方对抗最激烈的。由于伊朗的常规军事力量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很看重弹道导弹这样的“杀手锏”。在伊核协议谈判中,伊朗宁可关闭核反应堆也不同意停止弹道导弹研制。

流星-3起竖伊朗目前拥有不止一种射程上千公里的弹道导弹。其中,液体弹道导弹就有两种。分别是“流星-3”中近程弹道导弹和Khorramshahr中程弹道导弹。“流星-3”即“火星-7”的波斯版本。但从技术路径而言,“流星-3”只是“飞毛腿B”的放大版,其27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由飞毛腿的发动机放大而来,推进剂贮箱拉长加粗,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射程。“流星-3”导弹全长约16米,直径1.35米,重量约15.6吨,在 弹头质量为1000~700千克时射程约为1300~1600千米。

KhorramshahrKhorramshahr是“火星-10”的波斯版,这种源于苏联R-27潜射导弹的型号在八射七炸后已终止发展。据信这个难兄难弟向伊朗提供了十几枚“火星-10”供其拆解、仿制。

泥石-2在固体导弹领域,伊朗也颇有成果。“泥石-2”是伊朗目前射程最远的固体弹道导弹,发射质量约为 26吨,长度19米,直径约1.4米,弹头重量约为1吨,最大射程达2000千米。由于无需在发射前加注推进剂,“泥石-2”成为伊朗导弹部队中唯一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战略武器”。

除了导弹技术方面的进步,伊朗还因地制宜构筑了庞大、复杂的地下阵地。其导弹部队采取了类似于我国的洞库储存,固定场坪发射的部署模式。伊朗国家电视台曾公布过地下坑道和简易地下发射井的画面。所以,有这样成熟且具备较强生存能力的战略力量做后盾,鲁哈尼自然无惧美国恐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