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教授试车的时候说的底盘质感,悬挂动作快慢,是不是很难懂?没关系,现在教授特意出一篇科普,教教大家认识悬挂。市面上最常见的独立悬挂类型有:麦弗逊式,多连杆式,双横臂式,双叉臂式和拖曳臂式非独立悬挂。

宝马3系开得爽,奔驰C级坐得舒服,主要还是因为TA

麦弗逊式独立悬挂

宝马3系开得爽,奔驰C级坐得舒服,主要还是因为TA

麦弗逊式悬挂是应用得非常广泛的应用于前轮的独立悬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家用车辆前悬挂都是麦弗逊式悬挂,简单来说,麦弗逊悬挂是由螺旋弹簧+减震器,配合下控制臂组成,减震器可以避免螺旋弹簧受力时向前、后、左、右偏移的现象,使得弹簧只能上下方向振动,并且可以通过对减震器的行程、阻尼以及不同的螺旋弹簧对悬架性能进行适应性调校。

麦弗逊最大的优点是体积较小,有利于发动机舱的布局,最主要应用的是前驱车,由于前驱车发动机需要横置,还有一系列的变速箱,差速器转向机等机构,所以悬挂设置的空间就大大减小,所以麦弗逊悬挂在这些车辆上发挥了最大的功能。

由于麦弗逊式悬挂结构简单,重量也非常轻,但同时结构简单也是麦弗逊最大的短板,与多连杆和双横臂相比,由于这种形式的悬挂只是用减震器和弹簧来应对车辆的上下晃动,对于侧向的力量没有足够的支撑,这样,车辆车身的侧倾会比较明显,控制车身的能力较弱,不过可以通过调整弹性元件开机拉杆等,麦弗逊的性能也可以很强。

双叉臂式独立悬挂

宝马3系开得爽,奔驰C级坐得舒服,主要还是因为TA

双叉臂悬挂从名字可知,它主要由两根叉臂组成,上下两根A字型叉臂控制车身,横向力由两个叉臂吸收,减震器弹簧支柱只承载车身重量,因此横向强度很大。双叉臂式悬架的上下两个A字形叉臂可以精确的定位前轮的各种参数,前轮转弯时,上下两个叉臂能同时吸收轮胎所受的横向力,所以车辆过弯的时候比较稳定。

通常,双叉臂上下叉臂不等长,车轮在运动的时候能够改变外倾角,适应路面,轮胎的抓地力更好,更加稳定。一般双叉臂运用于注重运动性能的车辆。

优点:横向刚度大,抗侧倾能力强

缺点: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双横臂式独立悬挂

宝马3系开得爽,奔驰C级坐得舒服,主要还是因为TA

双横臂是从双叉臂上演变过来,与双叉臂有很多共性,双横臂和双叉臂一样,横向刚度较大,但上下臂不能起到纵向导向作用,所以需要增加拉杆导向。双横臂悬挂的性能在双叉臂和麦弗逊之间,拥有不错的运动性能。一般用于A级或B级车上

优点:结构相比双叉臂式悬挂简单,性能强于麦弗逊式悬挂

缺点:成本比麦弗逊式高

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宝马3系开得爽,奔驰C级坐得舒服,主要还是因为TA

多连杆悬挂顾名思义,是用多条连杆组成的悬挂,一般为4连杆或5连杆,多连杆的结构复杂,调校困难,试验成本都比其他悬挂高,但多连杆悬挂的舒适性是其他悬挂所不能比拟的,操控性能与双叉臂式也难分伯仲(仅针对结构上)。

多连杆悬挂上有复杂的运动几何,通过不同连杆构成的约束条件,得出车厂要求的运动轨迹,根据不同的连杆设计可以制造成不同的效果,可以将其调校成舒适倾向或运动倾向。所以说多连杆悬挂的调校才是重中之重。

优点:运动性能强,定位精确

缺点:成本高

拖曳臂式非独立悬挂

宝马3系开得爽,奔驰C级坐得舒服,主要还是因为TA

拖曳臂从结构上看是典型的非独立悬挂,因为它的左右纵臂被一根扭转梁连接起来,拖曳臂式悬挂本身有非独立悬挂的缺点,也有一定的优点,是介于独立和非独立悬挂之间的一种形式。最大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小,能够将最大的空间留给乘员空间。

拖曳臂的横梁的安装位置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性格也会不一样,横梁安装的位置靠近纵臂和车身的连接处的话,车辆会偏向舒适性一些,反之则偏向通过性和承载性,更加偏向整体桥形式。

优点:成本低,结构简单,占用车内空间小

缺点:性能差

机械机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辆的特性,但最重要的还是调校,所谓3分改7分调,调校才是悬挂表现的重中之重,并不是说多连杆和双叉臂就一定比双横臂优秀,调校不好,到头来还是徒劳。同时,机械结构限制了悬挂调校的上限,调校功力并不能突破机械极限。所以说除了需要悬挂结构优秀以外,调校也是重要的一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