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两个书生赶考,深山遇劫难,山怪化身老妪考善恶

寂静的山道上,两个人影在艰辛地行走着。这是两个赶考的书生,一个姓林,一个姓汪,因是同乡,所以结伴同行。

正行着,忽然刮起大风,天空竟下起雨来。二人都背着满满一箱书籍,怕被雨淋湿,心中着急。雨点越来越大,二人焦急地向前狂奔。奔出不远,见前边有一座孤零零的木屋,隐没在山林间。

二人大喜,急忙奔去,轻轻一推,木屋的门应声开了。走进去一瞧,屋中的木床上躺着一个老太婆。那老太婆满脸痛苦之色,时不时呻吟一声,离床几米都能闻到一股恶臭,显然屎尿无法自理。

blob.png

(图片来源自网络)

瞧见老太婆这个模样,汪书生立时捏住鼻子,十分厌恶地退回到门口处。林书生看着不忍,要走近去,汪书生一把拉住他,小声道:“林兄,别过去,你没见那老太婆一身屎尿吗?”

林书生皱眉道:“汪兄,这婆婆如此可怜,我们借她屋子避雨,总该上去打个招呼吧?”他坦然地来到老太婆床前,关切询问:“婆婆,您怎的了?”

老太婆听问,苦叹一声,这才告诉林书生。原来,这老太婆无儿无女,独居在这儿,因生了重病,已经卧床好几天了,无法行动,又身无分文,只能这样躺着等死。

林书生听得心里发酸,忙道:“婆婆,小生自幼也学过一些医术,不如,我帮您看看吧。”说着,也不等老太婆同意,立时给其把脉诊断。一番望闻问切后,他喜道:“婆婆,您的病虽然严重,但并不难医治,只需摘些草药煎服,一段时间后便可痊愈。”

正说着,汪书生大声喊道:“林兄,雨停了,快走吧。”

林书生走出来,果见外边已是晴天,他回头瞧瞧躺在床上一脸期待的老太婆,心里总是不忍,恳求道:“汪兄,你看这婆婆多可怜。我刚才看过了,婆婆的病医治起来并不难,要不,咱们在这多呆一天,一块上山摘些草药给婆婆治吧?”

汪书生十分惊讶地看着林书生:“林兄,你不会是读书读坏脑子了吧?过几天就要开考了,咱们必须马上赶路。若是耽误了时间,错过考试,这功名还要不要了?再说,那老太婆与你有何关系?你这么做值得么?林兄,听我的,还是马上赶路吧!”

blob.png

(图片来源自网络)

林书生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汪兄,你岂可说出这样的话来?见死不救,心肠这般冷硬,岂不枉读了许多圣贤书?你若要走就自己走,我留下便是!”

“你!”汪书生听得脸上发红,气得一甩袖,冷哼一声:“好吧!就此别过!”言罢,果真气呼呼地出门去了。

林书生连喊几声,汪书生头也不回,他只好复回到床边,安慰道:“婆婆,您不用怕,我马上进山给您采药去。”

老太婆听得两眼婆娑,喃喃道:“你是好人呀……好人必有好报!”

林书生不好意思地笑道:“婆婆,快别这样说,行善积德,救人危难,谁遇到了都会做的。”

老太婆不易发觉地抽动嘴角,怪笑一声:“话是这样,可刚才那位却不是如此!”

“这……婆婆,您还是多休息一下,我马上给您采药去。”

林书生当下行到屋边,提起墙角一柄锄头,果真大步朝屋后山而去。在山间寻了大半日,终于挖到足够的草药。他背着草药回到木屋前,天色已经将黑,进门喜呼:“婆婆,快看,我给您采回草药了!”

可屋中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回应。林书生心中微疑,跑进内屋一瞧,板床上已经空空如也,那老太婆不见了踪影。转头一瞧,却见屋中的木桌上压着一张纸,拿起来一看,竟是那老太婆所留:“年轻人,实不相瞒,我乃是这山间的山怪,之前见你们二人赶路,无意间算了算,测知你二人必有劫难。我于心不忍,就化成老太婆,在此探试你二人品性,良善者自可将凶化吉,丑恶者也会自食其果。”

blob.png

(图片来源自网络)

看罢,林书生觉得不可思议。在木屋中将就一夜,天亮时急忙赶路,希望能追上汪书生,将这里的奇异告知。可刚赶出不远,却见前方山道塌了许多泥石,道路已堵死了。

林书生走近细看,忽见一只书篓和一只鞋埋在泥下,他心中一惊,连忙刨挖。不一时,竟将一具尸身挖出,翻转过来一看,这尸身竟是汪书生!

“是了!假若昨天我不是可怜那山怪所变的婆婆,替她上山采药的话,我恐怕也和汪兄一样被突发的山崩埋了!”想到此,林书生心中一阵惜痛,只得将汪兄就地埋葬,拜上几拜,继续赶考去了。(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