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一个微信群里,有人讨论方舟子是不是一个好人?

我曾经也是方舟子的粉丝,为了支持他还专门去买高价的签名书。后来随着我在科普领域有了些名气,他开始挑我的错误,起初我以为他只是不了解营养专业的一些系统性知识,只要积极沟通就好,然而讨论几次却发现他其实是打心眼里只是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你们都不如他。

这导致了他难免在自大中犯错。一个不承认自己错误的科普者,我认为算不上是一个好人……

抹黑异己

2015年5月方舟子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针对我,标题是《警惕害人的“营养师”》,今天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又在公众号重新发了一遍。

“永远正确“的方舟子式科普才可怕

他说,“新浪微博上有一个很火的“营养师”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据说现在已经离职单干)因时不时会在网上和电视节目上宣扬中医养生,写软文推销保健品,人称顾中医…… “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除了“血口喷人”想不到还有其他的词汇可以形容,有微博以来我从没有倡导过任何中医养生理论。我确实上过《养生堂》、《天天向上》等电视节目,同一期节目嘉宾里也有中医,可你怎么不说同期嘉宾还有世界卫生组织代表呢?你怎么不去喷世卫组织啊?何况影响力大的阵地科学传播者当然应该主动去占领。

他还说我写软文推销保健品。我的态度向来是欢迎保健食品企业和我交流专业技术,我也从不避嫌在推荐、点评带品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上述观念我正好昨天还在微博上讲过。但是,我迄今为止从没有和任何的保健食品、补充剂、药品、婴幼儿奶粉企业有商业合作,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质疑,但是把“顾中一写软文推销保健品“当做事实来传播,这就纯属造谣了。

他还说:”顾中一还经常以专家的身份科普营养学,但其科普的内容很多似是而非,比起宣扬中医,更容易误导相信科学的读者。”

我这么多年写了近千篇的科普文章(公众号免费发过700多篇,最近半年微博上的付费文章也有30篇十万字左右),要说有疏漏和错误我承认,但只要我发现确实有硬伤,我一定会进行更正,比如这个月咖啡致癌文章中有一处错误,我在微博和公众号中都立即更正致歉了。

“永远正确“的方舟子式科普才可怕

就事论事

那么到底哪里“似是而非”呢?方舟子举了3个例子。

1.多吃鱼

方舟子主要是斥责我说“多吃鱼”没有强调鱼类的重金属风险,其实我在幻灯中早已给出了鱼类推荐摄入量范围以及鱼类选择的品种要求,要说不够完善我承认。可是FDA那份文件标题就是“孕妇和青少年应该多吃鱼”,结果轮到我说“多吃鱼”就成害人了?这抹黑还能更无耻一点吗?

“永远正确“的方舟子式科普才可怕

2.少吃猪肉

方舟子怪我说“少吃猪肉多吃鱼虾禽肉”、“备孕妇女每天只吃畜禽肉50-75g”,嫌我推荐的肉量太少。

其实方舟子评论的那篇科普作品我发表于2015年,那时候最新版膳食指南还是2007版,我写的推荐量和当时指南、宝塔毫无差异(毕竟我作品中贴的就是指南原图)

按照最新版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备孕期女性膳食宝塔,瘦畜禽肉的推荐量更少了,只有40-65克……

2016最新版膳食指南中也明确写了:“当孕妇体重增长较多时,可多食用鱼类而少食用畜类,食用畜肉可优先选择牛肉”。

3.绿叶菜

多选择绿叶菜的建议我在原文中也写了是为了叶酸,并写了出处。

“永远正确“的方舟子式科普才可怕

甚至如果仔细看当年的完整对话,就会发现方舟子才犯了几个非常啼笑皆非的错误,然而他却始终没有认错,比如他说:

“顾中医建议孕妇一天吃300-500克绿叶蔬菜,这是要把孕妇当兔子来养?USDA膳食指南对孕妇蔬菜摄入无特殊建议。按普通人健康计划,每天建议摄入2.5杯蔬菜,全部算成绿叶蔬菜也不过75克。” 还说一杯是: “按照自然状态下的容积算”。

美国农业部有着详细各类蔬菜多少算是“一杯”的标准,比如菠菜的一杯是烹调后的一杯,相当于两杯生的。甚至只要自己买菜炒过菜的人也会发现,300g-500g的蔬菜炒完也就是一盘,生重300克的蔬菜也就是一把而已。

建议每天摄入75克蔬菜?孕妇们非便秘不可。

不过话说回来,我老婆倒是站在方舟子一边:

“看完方舟子说的我好同意他啊,我怀孕那会儿你成天给我炒绿叶菜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