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都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她的母亲,民国著名女演员胡蝶,另一个是她的丈夫,爱国名将李宗仁。你可能不认识她,但你一定会认识胡蝶或者李宗仁。而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她那蹊跷的身世以及那段相差近50岁的婚姻,她就是胡友松。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身世成谜

1939年,胡友松出生在旧中国的十里洋场——上海。幼年时的胡友松名叫胡若梅,那是她的母亲胡蝶给她取的名字,希望女儿像梅花一般美丽坚强。正如母亲所想,胡友松长得很漂亮,也如梅花一样隐忍、顽强。

在胡友松的记忆里,父亲是谜一样的存在,她只记得母亲多次强调,“只有母亲,没有父亲。”不过,胡友松的母亲胡蝶曾被戴笠强迫同居长达三年,这很容易让人怀疑胡友松就是戴笠的女儿,可胡友松本人却不承认,她的父亲是谁至今都无人知晓。

年少时期,胡友松经常和不同的干妈待在一起,这些干妈都是军官的太太们,其中一个干妈就是军阀张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胡友松经常跟随这些干妈混迹于五光十色的交际场。她曾说过:“我的干妈很多,一个星期去这儿,另一个星期又给我接到那儿,再一个星期又上南京了。她们凑在一起打牌啊,跳舞啊,我就在旁边这么一坐,看着。”

表面上看,胡友松背景优越,她可以穿很多漂亮的衣服,可以坐高级的轿车,出入高级的会所。可实际上,胡友松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胡蝶经常忙于拍戏,很少时间陪伴女儿,两人很难见上一面。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图 | 母亲胡蝶

1945年,六岁的胡友松患上了湿疹,治了很久都没好,医生便建议她去气候较为干燥的北方生活。此时的胡蝶还在戴笠的囚禁中,所以胡蝶把胡友松托付给了沈文芝,并让沈文芝将女儿胡友松带到北京养病。此后,沈文芝就成了胡友松的养母,胡友松也开始了寄人篱下的艰苦生活。

1949年,胡蝶去了香港,她没有带上女儿胡友松,只是给胡友松留下了一大笔财产,可这笔财产却被养母花光了,没有钱的胡友松过着拮据的日子,连日常开销也成了问题。在养母家里,胡友松并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寒冬时节,她被养母赶出家门,只有10岁的胡友松能到哪去呢?她早就没有家了。无处可去的胡友松最终还是回到了养母家里,继续过着煎熬的生活,备受养母的虐待。

一直以来,胡友松在亲情上没有感受到幸福,在爱情上的经历同样非常坎坷。因为她身世的复杂,上中学的时候想入团却入不了,初恋也与她分手。医专毕业后,胡友松在北京结核病医院做护士,后被调入北京复兴医院。在此期间,胡友松与一位医生交往了一段时间,但因政治问题,两人还是未能走到一起。从此,胡友松便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直到27岁的时候,胡友松已经是一个大龄剩女了,但她却遇见了一个更大龄的男人——在台儿庄战役中击败日寇的李宗仁。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图 | 李宗仁

短暂甜蜜

1966年3月,刚回国待了一年的李宗仁夫人郭德洁因乳腺癌病逝。老年丧偶,李宗仁感到无限悲凉,他无法忍受孤独,想找一个人来陪伴,照顾已经75岁的自己,于是他让秘书程思远着手为他物色人选。这时,程思远的一个朋友,曾经给胡蝶改过剧本的翻译家张成仁想到了胡友松。在第一眼看到胡友松的照片时,李宗仁就被她漂亮的模样吸引住了,那浓浓的眉毛,那双仿佛充满了星星的明眸,那出众的气质,无一不让李宗仁动心。于是,李宗仁就让秘书去联系胡友松的工作单位,希望可以与胡友松相见。

经过一番谈话后,医院的领导希望给胡友松调一个工作,让胡友松专职护理李宗仁,李宗仁答应了。两人见了六次面后,李宗仁希望可以和胡友松进入婚姻的殿堂,所以向胡友松求婚了。胡友松想到养母冷冰冰的家,想到自己迷茫的未来,便答应了李宗仁的求婚,她想找个安身之处,不再过暗无天日的生活。

1966年7月,27岁的胡友松和75岁的李宗仁在北京的“李宗仁公馆”举行了婚礼。婚礼过后,胡友松和李宗仁被安排到北戴河休养。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这对老少夫妻开始了他们甜蜜安稳的婚姻生活。婚后的李宗仁对胡友松特别疼爱,他们分床睡觉,李宗仁担心胡友松晚上睡觉会着凉,便每天夜里悄悄起来为她盖被子。有一次,胡友松的肚子疼,李宗仁告诉她吃四两南瓜子可以缓解疼痛,可是胡友松不知道该怎么吃,于是李宗仁就把四两瓜子全都嗑成了瓜子仁儿。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图 | 胡友松婚纱照

面对丈夫对自己的体贴,胡友松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她说:“我真是找到一个知己了,那么疼我的人。我真的要死心塌地跟他过日子,我要好好照顾他。”从未体会过家庭温暖的胡友松此刻已经被李宗仁的爱感动到了。这也说明了爱与年龄无关,与相处的时间无关,只要两人在一起幸福安稳就好。

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胡友松和李宗仁在一起的婚姻生活只有三年左右。1968年9月,李宗仁突发重病,住进了医院。1969年1月30日,78岁的李宗仁因肺炎离开了人世。这个曾经震慑日寇的将领,临死前的身边只有他年轻的妻子胡友松。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李宗仁去世的这一刻,胡友松的心情该是多么的悲痛,一生中对自己最好的人只陪伴了自己三年,她的甜蜜只有三年,年仅30岁的她又要怎样度过剩下的余生?胡友松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她只能咬着牙继续坚强地过日子。

丈夫逝世后,胡友松的厄运便接踵而至。在七十年代复杂动荡的社会环境下,胡友松因特殊的政治身份而被赶出李公馆,后又送至劳改场,这才是她一生最冤屈的地方。谁都会感叹,她是无辜的,她一身清白,她脱不了关系是因为她有原罪。但欣慰的是,胡友松本人乐观,她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

“我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整天快快活活的,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再也不想回到北京,早已经把这里的农场当成自己的家,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快乐的农民。”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图 | 胡友松与李宗仁

皈依佛门,潜心自修

在社会较为平稳发展的时候,胡友松的生活也归于平静。1995年,56岁的胡友松在北京广济寺皈依佛门,法号妙惠居士。她潜心自修佛学,学习书画,过着安宁的日子。而每年的清明节,胡友松都会以李夫人的身份到李宗仁的陵墓前献花、祭奠。

1996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始筹建李宗仁史料馆,他们找到了胡友松,并对她说:“山东台儿庄就是你的娘家。”这句话让胡友松感动万分,眼眶含泪。已经年过半百的胡友松孤身一人,没有任何亲人,只有台儿庄的人民愿意以亲人的身份接纳她,此后,胡友松的余生便有了落脚点。

2008年2月,胡友松得了直肠癌,三次化疗后,她拒绝了政府为她安排的后续治疗,希望前往海岛金山寺,想要独自在佛门度过时日不多的余生。这时的她满面憔悴,骨瘦如柴,病痛让胡友松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可是她还是坚持潜修佛学,并常常听寺院里的大师讲解佛经。

胡友松:我没有任何亲人,没有丈夫和孩子,我愿意终身当一个农民

图 | 胡友松晚年喜好书法

11月25日,她安详离世,享年69岁。生命真是脆弱,胡友松坎坷的一生到此也就结束了,可李宗仁和胡友松的老少婚姻依然流传至今在人们口中嚼味回甘。但愿二人来世再续,莫再出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唏嘘结局。

文丨一粒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