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名普通的教师所有的经验和学习只能处置常规性的问题,超出常规性范畴,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处理好类似习惯性暴力倾向的孩子,这应该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儿童行为专家介入干预。如果发现班上有儿童暴力攻击其他同学,在履行常规教育管教处置的同时,应该准备好进一步的管理措施,甚至对这名儿童的处置可以上升到学校层面——由学校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专家对孩子进行临床甄别和干预。

据媒体报道,深圳一所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级,全班47名学生,居然有45人被同一个熊孩子打了,而且下手特别重,这让家长们十分愤怒,联名申请劝退该名熊孩子。涉事学生家长称孩子只是沟通方式不同,是孩子们之间的“磕磕碰碰”,并拒绝带孩子到医院做心理检查。于是就有网友问,遇到这样的熊孩子,作为班主任老师该怎么做?

熊孩子打遍班上45名同学,谁“纵容”了这个小霸王

笔者看了一下,这名熊孩子从“小一”开始就有攻击同学的行径。对此,老师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置,以致越来越严重,四年来几乎全班同学都被他攻击过,有的同学脑袋被打破,有的同学脸被抓破,甚至有同学的眼睛附近被打伤。

一名普通的教师所有的经验和学习只能处置常规性的问题,超出常规性范畴,教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处理好类似习惯性暴力倾向的孩子,这应该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儿童行为专家介入干预。

其实,出现屡教不改的暴力倾向的儿童,教师应该意识到这名儿童可能有心理问题或精神行为障碍。例如,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的儿童,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暴力攻击行为。

对于接受过系统师范教育,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识别各种儿童精神行为障碍的能力。如果发现班上有儿童暴力攻击其他同学,在履行常规教育管教处置的同时,应该准备好进一步的管理措施,甚至对这名儿童的处置可以上升到学校层面——由学校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专家对孩子进行临床甄别和干预。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得到学校层面的支持,由校方出面加以处理。一名从小一就开始出现异常暴力攻击征兆的儿童,长期得不到专业的介入辅导,酿成整班儿童几乎悉数被暴力攻击的恶性事故,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笔者认为,在整个事件中不宜苛责教师,学校和相关管理者如果不能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提供服务支持,其实就是一种“渎职”行为。

(燕赵都市报 唐映红)

网友说:

@卡梅拉——作为一线班主任,确实很头疼这类孩子。在我看来,学校也没有办法,因为没有授权啊!

@你看你看月半湾好浪漫——难道孩子挨打就白挨了?这样肆无忌惮进行伤害,是谁纵容的,是谁默允的。这个班级的孩子,天天生活在这样的气氛里,学习到的是什么?

@v71868628470——评论区里指责学校的有,指责老师的有,指责对方父母的有,指责打人孩子的有,咋就没人想想为啥全班被打的孩子竟无一人还手反抗?能保护自己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鲨鱼的太阳——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还不以为然,受各种限制老师不敢教育或无心管教,只有今后交给社会教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