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金融大数据,信贷趋势全解析。央行公布最新金融统计数据,7月表外融资继续减少,表内信贷表现如何?近期信贷新政又带来哪些影响?接下来有怎样的变化和预期?好贷《中国信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月报·2018年8月刊》为你带来解读。

信贷月报8月刊指出,2018年7月社融同比少增1556亿元,其中,表内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3748亿元,表外融资合计同比少增4243亿元,好贷董事长李明顺指出,表内融资的增长并仍未能抵消表外融资的减少,而就7月市场表现,好贷总裁封立鹏也提出了他的看法以及预测。

表内融资增长仍未能抵消表外融资减少

央行公布《2018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据初步统计,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42亿元。其中(如下图所示),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同比多增3709亿元。

表内融资增长仍未能抵消表外融资减少

7月新增社融增量中,除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多外,其余全部同比减少。好贷董事长李明顺指出,表内融资的增长并仍未能抵消表外融资的减少。总体来说,表外融资仍延续收缩是社融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大表外融资同比降幅较6月改善明显。7月,表外融资出现改善,但实体经济融资依然存在较大压力。

企业部门中长贷明显回升 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6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7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50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3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87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582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422亿美元,同比增长0.5%。当月外币贷款减少127亿美元。

好贷总裁封立鹏分析认为,其中居民部门短贷同比多增、中长贷整体平稳,房地产调控持续不放松政策的效果显现。企业部门短贷同比少增、中长贷明显回升,同比由少增转为多增,体现出信贷投放力度加大。

小额贷款公司经历行业洗牌 优胜劣汰

央行发布《2018年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394家,从业人员99502人。贷款余额9763亿元,上半年增加22亿元。和2017年同期相比,机构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分别减少249家和8626人。

好贷总裁封立鹏指出,这一现象与监管趋严,小额贷款公司洗牌不无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在整体规模上有所收缩,但分地区来看,还是有少数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展现出了逆势增长的信贷活力。例如,北京市,机构数量从2017年6月末的89家升至2018年6月末的102家,同期从业人员增加289人,实收资本提高16.24亿元,贷款余额上升26.23亿元,各项指标增额领跑全国其他地区。

另外,机构数量增多的地区还有上海市、重庆市、吉林省、江苏省、广东省、海南省,以及西藏自治区。

好贷董事长李明顺也表示,所有小贷机构正在经历着大浪淘沙的阶段,上半年被淘汰掉的公司远不止相差的249家,实际淘汰量更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行业洗牌过程中,具有一定企业聚集规模的地区,如北上广、重庆市、江苏省,在强监管的压力下,还能小幅扩充机构数量实属不易,也体现了这些地区较好的小额信贷支撑力量。

表内融资增长仍未能抵消表外融资减少

边际宽松的信贷新政尚未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

大家都关注到,此前央行降低了其中期贷款便利的担保品要求,以便规模较小的银行可以使用较低评级的公司债券来获得央行资金,那么市场反应如何呢?

此举虽然可以看做对有一定信用等级的企业的局部宽松手段,但是好贷总裁封立鹏进一步指出,政策之所以没有直接向中小企业定向发放新贷款倾斜,是希望银行将这部分公司债券换来的收益用于更多小微企业贷款,但是这一被视为小微企业边际宽松的信贷新政,在落实推行中尚存较大难度。

好贷信贷月报观点

总体来看,7月表外融资依旧保持了减少的趋势,而表内信贷融资规模不及预期,好贷分析及预测以下几点:

第一,在好贷旗下信贷圈举办的线下信贷经理交流会上,不少信贷经理反映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处于少贷,甚至停贷状态,使人明显感受到行业整体审慎放贷的形势。

第二,近期表外业务持续收缩,企业债违约多发,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因素,金融机构惜贷,使不少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第三,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投放收缩,而另一方面,小贷公司,特别是在部分小贷聚集地区,出现了业务的小幅上涨,上半年逆势表现突出。

表内融资增长仍未能抵消表外融资减少

第四,受监管制约,短期内靠合规的表内投放弥补不合规的表外业务仍存较大难度,边际宽松效力向小微企业传导还需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质性推进。

第五,以往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等大客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要敢于接纳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制定相应风控体系,优化信贷结构,而在这方面,或可借助互联网信贷中介平台,降低信贷成本,筛选优质投放企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