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的庭院是自然胜景与匠人之心的完美结合,含蓄蕴藉的诗画情趣中,更蕴藏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中国人不事张扬的淡泊心境和俗世无争的高雅与纯粹。庭院对于中国人不只是一座住宅,。

每个人心底都应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院子,

微风、鸟鸣、草香,

美成了一首静谧悠远的田园诗,

安然静好。


一 方 小 院


从推开木门的那刻开始,

繁花与青草便沿着小径,

一路绵延。


一 方 小 院


在院子里可以感受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妙。

可以放下姿态,

笑看风轻云淡,

闲听花静鸟喧。


一 方 小 院


中式的院子特别之处在于更具有表象之外的意境之美,

不仅看着漂亮,

住着舒服,

更有了与心的交融。


一 方 小 院


每个人心中,

应该有一方院子。


一 方 小 院


无论大小,

凭着心境去规划,

种些自己喜欢的绿植,

闲暇时对着读书、饮茶、抽烟斗,

哪怕发发呆,

都是抵抗都市病的良药。


一 方 小 院


它融合这山石和绿植,

它让人与自然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小院记忆


一 方 小 院


萧红 颠沛一生中最温暖慰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呼兰河传》


一 方 小 院


许地山 关于亲情最珍贵的记忆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落花生》


一 方 小 院


巴金 城市里难得的寂静

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颗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

——《静寂的园子》


一 方 小 院


老舍 平民乐土怀挂之地

花草是种费钱的玩意儿,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足以招来蝴蝶呀!

——《想北平》


一 方 小 院


沈从文 清净之中遇见初恋

这院子平日也异常清静,金鱼缸边随时可发现不知名小雀鸟低头饮水。夏天素心兰、茉莉盛开,全院子香气清馥,沁人心脾,花虽盛开却无人赏鉴,只间或有小丫头来剪一二只,做观音像前供瓶中物。或自己悄悄摘一把鱼子兰和茉莉,放入胸前围裙小口袋中。

——《芷江县的熊公馆》

一 方 小 院

王安忆 放肆的童年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花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每年花树开花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简单的酒菜,开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小院知识


一 方 小 院


中式小院的精髓在于与自然的和解,

它不繁复,

但是却能看透世界,

它是中国人的根和魂,

它代表着我们中国人对于生活,

对于文化的最好诠释。


一 方 小 院


传统中式庭院

早在商周中国就已经有了院落文化,

发展至明清到达顶峰,

面积大的包围建筑的叫做园林,

面积小的被建筑包围的就称为庭院。


一 方 小 院


中国传统的庭院是自然胜景与匠人之心的完美结合,含蓄蕴藉的诗画情趣中,更蕴藏了丰富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中国人不事张扬的淡泊心境和俗世无争的高雅与纯粹。


一 方 小 院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一 方 小 院


闹中取静,乱中得安。


一 方 小 院


中式庭院的特别之处,

还在于建筑与人相通。

庭院对于中国人不只是一座住宅,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方式。

一个家,

有了庭院才完美。


一 方 小 院


任岁月流转,

时光变换,

人们依然对庭院怀有深深的眷恋。

拥有一个庭院,

回归自然与本我。

沏茶读书,

卧听风雨,

仍然是中国人对于理想生活不变的追求。

一 方 小 院

新中式庭院

新中式庭院是现代文明背景下,传统元素与现代材质激烈碰撞的产物。它不是盲目的对现代风格的照搬照抄,更不是完全的对传统元素的自我扬弃,而是提炼现代理念的精华,并入意蕴深厚的东方美学,来打造兼容并蓄的气质空间。

一 方 小 院

言语不足以道其一二,

于朴素恬然的深院幽庭中,

复刻传统中式建筑的工匠情怀,

抒写气质灵动的时代音符,

是现代人对于中式居住方式的完美展现。


一 方 小 院


小院设计

一 方 小 院

设计上删繁就简,

舍弃无用而浮夸的装饰。

一 方 小 院

淡雅的色彩,

简练的线条,

以及富有禅意的空间韵味。


一 方 小 院


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

布局方式上多以对称形式,

打造移步变景的精妙画面。


一 方 小 院


色彩多以深色为主,

在黑白灰的基础上又辅以红、黄、蓝、绿等亮色作为局部点缀,

配色更加大胆、明快而富有个性,

风雅韵味呼之欲出。


一 方 小 院


运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些特色元素,

如白墙、黑瓦、洞门、水景、翠竹等,

都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

营造出一种景深丰富、诗情画意的感觉。


一 方 小 院


装饰点缀在设计形式上简化了很多,

摒弃了繁冗复杂的装饰技巧后,

造型以简洁硬朗的直线线条为主。


一 方 小 院


小院生活

如果我有一个小院,

我会弄一个茶院,

和亲人朋友,

一起喝茶聊天。


一 方 小 院


如果我有一个小院,

一定会在里面种上几棵树,

没有那么多爬藤的欧月,

三角梅,铁线莲,

只有几棵郁郁葱葱的绿树,

就足够美好。


一 方 小 院


如果我有一个小院,

我一定会设计一片复古的大门,

一个简洁的庭院,

一个寄情于山水的房子。

一 方 小 院


花开花落,

清香袅袅,

初夏的样子,

深锁庭中。

一 方 小 院


园林专家陈从周回忆童年庭院纳凉时,母亲总教背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句。寻常的庭院纳凉生活,成了滋润一代名师的点滴泽露。而古往今来,这方庭院又成为了多少人的诗情沃土。

一 方 小 院


小桥流水的中式庭院,

带有深厚底蕴的中华小院文化

才是我们中国庭院应有的标签。

这种庭院更适合于我们的民族文化,

也更贴近生活。


一 方 小 院


当小院幽情邂逅初夏,

就是这个季节里最美的诗情画意。

(来源:春丽,娱乐新青年,仅限于非商业性信息传递之用。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