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坚决反对国学的,我见到国学躲都来不及,我像躲梅毒和艾滋病一样躲国学”

“我很反感‘国学’这个词,那是过去针对‘西学东渐’而提出的,所以你们在我的书中看不到这个词“

”我旗帜鲜明地反对国学。(语气坚定地重复)我反对国学!现在,很多推崇国学的人,根本就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国学“

”拜托在座朋友再不要把我和国学联系起来,我多次申明反对国学“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如此坚决反对国学的正是从《百家讲坛》红遍大江南北的学者易中天,在国学热的今天易中天能够勇于反潮流也算是特立独行的一位。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易中天和文怀沙搅在一起互相吹捧,当文怀沙被人批评揭露的时候易中天站了出来为其辩护,一个反对国学的人突然对一个所谓的国学大师支持赞美的确让人匪夷所思。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记者李辉曾经在《北京晚报》上刊发文章《三疑点诘问:真实年龄及其他——李辉质疑文怀沙》,对文怀沙的年龄、经历以及“国学大师”头衔,提出了很大质疑。

易中天写了篇《李辉先生,请勿“飙车”》为文怀沙辩护,“就算文怀沙是一个‘杀人犯’或‘强奸犯’,能否是也另有遭到最少尊重的权益?”“任何人都没有资历,也没有权力,能够自命为‘品德差人’或许‘品德检察官’,包含那些自以为品德崇高的人,也包含实际上品德崇高的人。由于真正的品德,必然是对等的。真正的品德,也必然是律己的。也就是说,你能够恶感某团体,能够看不惯、瞧不起,这是你的权益。可是,你不克不及因而而发生‘品德霸气’,更没有权力在大众空间动用‘品德私刑’。”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李辉质疑文怀沙的身份,易中天却给人家讲道德。对于社会名流大众有质疑的权力,因为很多打着大师旗号的骗子招摇撞骗祸害社会,对这些人先谈法制再谈道德。胡适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易中天是爱而不知其恶,在他眼里文怀沙是一个有“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情怀”,是“我最喜欢的学者”。文怀沙同样对易中天也是称赞有加,在一则新闻中这样写道:“98岁的文怀沙能把听惯溢美之辞的易中天夸得害羞起来,这可以看出文怀沙对这个后辈有多么满意了。”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现在是一个流行伪大师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浮躁的时代,一个假冒伪劣的时代,真正的大师早已逝去,更多的是装神弄鬼忽悠大众骗人钱财。易中天自己都说:我就不承认现在有什么大师,但凡被称为大师的一定是假冒伪劣。可是对文怀沙易中天偏偏就另眼看待,对李辉的文章很不满意,“李辉先生要打假,把这件“假皇袍”扒下来就是,为什么还要把人家的内衣如何如何,也展览出来呢?”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文怀沙是媒体炒出来的国学大师,央视《人物》给文怀沙做过两集纪录片,被封为国学大师,中国当代屈原,以后又有人开始给他加上红学家、书画家、金石家、中医学家、吟咏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头衔不少帽子吓人。

文怀沙最擅长就是拉大旗作虎皮,跟赵本山小品“我姥爷也姓毕”同出一辙。著名作家茅盾早就看出文怀沙的这一特点,文怀沙曾经出版过一本《鲁迅旧诗新诠》,被吹捧为“鲁迅旧体诗研究的开山之作”。1977年6月,鲁迅研究者王德厚将该书寄给茅盾,询问其看法,茅盾在当年7月11日回信说:“此人理解鲁诗的能力很差,甚至可说是全然不理解。例如‘大江日夜向东流’两诗的‘按语’,莫名其妙,《自嘲》之‘按语’亦然,‘洞庭木落楚天高’、‘禹域多飞将’等诗都‘按’不出来。我大胆猜度,这是个妄人,写这本《新诠》为了骗人,却在‘引’及‘按’中故意拉入一些文艺界人以示其交游之广阔,也是为了骗人。”(《茅盾散文集》卷九 书信 致王德厚)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亦师亦友郭沫若等等都是文怀沙做文章的好题材,在一采访视频中竟说“毛泽东的妈妈是我七姑”,还说“我不拉这层关系”。

至于文怀沙的年龄问题流氓问题都是他的私德问题,黄侃是有名的耍流氓的国学大师,但是他的学术根基摆在那里人所共知。文怀沙的学术成就在哪里呢?在记者李辉看来,“国学大师”、“新中国屈原学开创者”、“楚辞泰斗”是媒体封给文怀沙的头衔,但李辉在文中质疑,“寻遍图书馆和网上旧书店,难见一本他的学术专著,故只好放弃研究他的学问的念头。”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范曾眼里的文怀沙是这样的,“刚才提到某先生,我不忍提他的名字,某先生,他呢,也不是一点学问没有,也还是个聪明人,可是呢,他呢,就是讲不务正业,一天到晚陪资本家吃饭、捞钱。结果他竟然厚颜无耻的称自己是‘三陪老头儿’。所以讲,一个人如果能将自己的人格作践到这种地步,那是不可以的,人都要具有神圣之自尊,人都要趋美”。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说:李辉是负责任的传记作家,他的质疑,代表许多文坛老人的看法,并且(这个看法)至少已经在文坛流行了二三十年之久,因为早在80年代,我就已经听过类似的传言,但大多数人也就一笑了之而已。

文怀沙在学术界的地位如何?看看这些知名教授的评价就知道了。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文怀沙先生是否“国学大师”,其实根本不成问题,因为国学界或学术界从来没有将文氏当成什么“大师”,连同人也没有被承认过。”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恕我孤陋寡闻,我在北大图书馆没见过这本书(即文怀沙所著的《鲁迅旧诗新诠》)……前几代鲁迅研究专家中好像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吧?”

郭建勋(湖南大学教授):“文怀沙没有什么学术论文,所以在研究领域可以说没什么地位。”

桑兵(中山大学教授):“在民国以来的学术脉络里,根本没有文怀沙的一席之地。”

徐晋如(中山大学博士):“文怀沙的‘正清和’是胡说八道。”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易中天是当代的网红学者,人气很高粉丝无数,当年质疑过文化大师余秋雨“诈捐门”一事,指出余秋雨的公开巨额捐款并不是隐私,有义务接受公众的质疑,必须回应“诈捐”事件。

易中天质疑文化大师余秋雨,但是不会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他眼里的文怀沙是“高尚情操和博大情怀”的人,可是在很多人眼里文怀沙却是江湖骗子文化流氓,我们不怕假大师,就怕社会吹捧大师制造大师忽悠大众。

易中天质疑过余秋雨为何不质疑“国学大师”文怀沙

在这个“大师”泛滥的时代,朱大可认为:文怀沙只是大面积学术造假现象中的冰山一角而已。他被挑出来说事,算是他“运气”不佳。这样的故事,其实到处在发生,而且情形往往更为恶劣,以致有人认为,与那些造假者相比,文氏还算是一个“好人”,他无非就是贪慕女色,有点虚荣而已,还谈不上作恶。

相关文章